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黄河水润中原粮仓
——河南粮食安全的黄河担当

黄河水润中原粮仓——河南粮食安全的黄河担当

【字体:      】     打印      2024-07-25 15:19      来源: 黄河网  

黄河两岸,生机勃勃。

夏日里天朗气清,黄河水奔涌东流。中原大地上,麦浪滚滚夏收忙。7月16日,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24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785.70万吨,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新麦进仓,务实勤劳的河南人已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夏耕。家在新乡的黄河河务部门职工李留刚的心情格外不同,他要把丰收的喜悦分享给千里之外的同学,远在南方的朋友正等着他将延津面粉寄到手里,端上餐桌。

“之前我们这儿盛产原阳大米,这几年延津小麦的名气越来越大,外地的亲戚朋友都想尝尝味道有啥不同,今年新面一下来,我就寄出了不少。”说起产于新乡的农产品,李留刚自豪满满。

确实,原阳县“引黄稻改”后特殊的生态禀赋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是河南省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延津小麦则产于契合小麦生长的上沙下黏“蒙金”土壤,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历史上,出产优质小麦的延津县,春秋置廪延邑,以境内有虚廪堆延绵不断而得名。所谓虚廪堆,指的就是假粮仓。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因境内多棘,县名又改为酸枣县。

酸枣是一种长在沙堆上的植物,从延津的县名变迁可知曾经缺粮少食、环境恶劣的历史。原阳县则因黄河决溢频繁,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洪涝和盐碱的侵扰。“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产盐碱,种地不打粮”的顺口溜,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而这一切,都在引黄涵闸的修建后得以改变。1952年,人民胜利渠建成,这是新中国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当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在了黄河边,此行中,他亲临人民胜利渠,在渠首摇开了渠首闸,听取人民胜利渠建设和引黄灌溉的情况。此后,河南引黄灌溉得到快速发展,相继建成郑州东风渠、新乡共产主义渠等大型引黄灌溉放淤工程,“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在中原大地被改写。

郑州马渡引黄闸

参加黄河治理保护工作近30年的刘天对此深有感触:“黄河是河南最大的过境水资源,占全省入境水资源量的近90%,黄河两岸涉及河南的14个市、84个县市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黄灌溉。用好黄河水,对确保河南沿黄区域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非凡。”

不过,黄河也有让人焦虑的时候。

在开封市金明大道与黄河大堤交叉口东南角,一座高大的林则徐铜像巍然屹立,见证着1841年6月,林则徐临危受命,到开封成功主导黄河堵口的往事。不远处,就是黄河柳园口渠首闸。曾经在闸上工作了几十年的闸管处老职工卓健,说起黄河水的开发利用,满满的回忆让他至今难忘。

27年前的1997年,黄河疲态尽显,东流到开封就开始断流,再也无力入海。柳园口闸附近,就是1997年黄河断流的最上端。此处距黄河入海口还有704千米,占黄河下游河道总长的90%,刷新了黄河断流最长河段的记录。

那一年,黄河利津断面断流了226天,当年,黄河只来了一场洪水,洪水量近8.7亿立方米,56个小时内即被引光,黄河在汛期都断流了。“柳园口渠首闸引不上水,开封市生产生活都受到巨大影响,河道里一些水洼里还存有水,我们拿着工具,在闸下筑起阻水堰,再开挖引渠,能引一点是一点。”当年黄河断流、艰难找水的经历让卓健依然记忆犹新。

1999年3月起,根据国务院授权,黄委正式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由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省(区)负责分配用水,用水总量和断面流量双控制,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2006年8月,《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正式由国务院颁布实施,黄河水量调度从此步入法制化轨道。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断流,水资源本就匮乏是一个方面,缺少统一调度管理、上中下游水量缺乏合理配置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现在黄河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黄河河南段则通过严格实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与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相结合的调度方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到今年8月,黄河就将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万里长河从断流频发到河畅其流,从孱弱不堪到重新恢复生命活力,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刘天看来,一条濒危的世界著名长河,逐渐恢复了昔日奔腾的力量。

中原大地正在浸润着黄河的滋养。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底”长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河南黄河干流年均调度供水31亿立方米以上,多次化解河南沿黄地区重大旱情,为河南沿黄34处大中型灌区粮食丰产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为“中国粮仓”仓廪丰实彰显了“黄河担当”。

王相川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2024年5月,北方多地出现连续高温和干旱,河南省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70%,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彼时,恰逢夏粮收获、秋粮播种的换茬时期,广袤的黄淮海大平原为之“喊渴”。

针对河南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河南河务局抢抓黄河干流重点水库应急抗旱调度期间大流量下泄的有利时机,加大引黄供水力度,全力保障秋作物播种、保苗及水稻返青、分蘖用水需求的基础上,为后期抗旱储备水源。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也在和旱情抢夺时间,截至6月15日,拆除重建的15座涵闸已全部实现开闸通水,有效缓解了相关灌区旱情影响。

一个值得记忆的数据让人振奋:6月27日8时,河南黄河干流引水流量达到616.06立方米每秒,突破1999年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最大历史记录,创历史新高。

引黄灌溉,水润中原。近年来,沿黄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结合引黄灌区四通八达的渠系,适时启动了10余处引黄工程,分别向贾鲁河及其支流、卫河及其支流、惠济河(古汴河)、大沙河以及20多个湖泊等生态补水,年均生态补水5亿立方米,沿黄水生态水环境明显改善。

在水资源节约集约管理方面,河南黄河河段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对水资源超载地区和无剩余分水指标的地区不得新增取水许可。狠抓精细调度科学管控,确保河南黄河供水安全。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探索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以及精细调度管理等手段,河南农业引黄用水趋于平稳。

“水资源是珍贵的,要统筹考虑当地地表水源、南水北调中线、黄河干支流和地下水等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渠系和田间配套等民生水利工程。完善水价调控机制,对引黄农业灌溉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探索推行引黄供水阶梯水价、季节差额水价,倒逼沿黄地区引水结构调整升级,也是做好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刘天说。

黄河宁,天下平。粮食稳,天下安。

王相川 摄

在李留刚生活的新乡,高产优产田连绵不断,一个个“吨粮田”“小康村”层出不穷,麦浪千里,稻黍生香,中原粮仓铸就盛世丰收大宴。范县天冠米业、武陟地道怀药、中牟大白蒜、开封菊花等优质农产品,河南人如数家珍。

这正是黄河创造的最美风景。


作者: 李锟    责编: 范江涛 周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