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冬至封河 “神兵”来护
——黄河山东段今冬首封水文测报掠影

冬至封河 “神兵”来护

【字体:      】     打印      2023-12-28 14:35      来源: 黄河网  

陈毓莹 关景匀 张明山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2023年的冬至,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和着黄河下游山东段西河口水文断面上游0.4千米处出现封河的消息,一同悄然降临。

至此,黄河上中下游均出现封河。

凌汛封河 有备而“战”

“受近期强冷空气持续影响,12月22日8时黄河下游山东段首现封河,首封日期较常年偏早11天。”黄河口勘测局办公室副主任位涛介绍。

12月中旬以来,黄河下游地区气温大幅下降。12月17日,黄河山东段陶城铺以下河段全线流凌;21日,山东利津水文站最低气温达零下15.1摄氏度;22日,黄河下游河段西河口水文断面上游0.4千米处出现今冬首封;24日,利津水文站测验河段上游1.5千米处平封。

利津水文站职工利用采用多仓采样器取沙 龙虎 摄

“我局高度重视凌汛测报工作,从思想、组织、技术、物资、安全等方面做好了准备,为打赢本年度防凌攻坚战争取主动。”黄委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办公室主任高源表示,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凌情发展实况,他们枕戈待旦,全力以赴做好安排。

目前,该局已全面启动凌汛期应急预案,时刻关注上下游水温变化与凌情发展状况,加密各测验断面上下游巡查频次,掌握凌情实时动态;进一步强调防汛纪律,严格落实凌汛期值班值守,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抓紧抓实凌汛期各项安全生产举措,确保各项工作平稳开展。

科技助力 事半功倍

站在零下13摄氏度的黄河西河口水位站监测断面旁,目之所及,封冻的河面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曲折,大大小小的飞禽时而翩然起舞,时而降落在冰面栖息。冬日暖阳下,伴随着声声鸟鸣,自记水位计的雷达探头默默地将这里的水位数据实时传输至黄河口勘测局。

黄河最下游的山东东营西河口水位站,是黄河干流重要的水情、凌情监测站,肩负为黄河防汛、防凌及黄河口治理提供及时准确水情信息的重要使命。黄河口勘测局时刻关注上下游气温与凌情发展情况,加密巡查频次,加强值班值守,严密监测气温、水温、水位、冰情变化,密切掌握凌情实时动态,按要求及时向防汛部门报送水情信息,持续为黄河下游防凌安全提供可靠的水文支撑。

“自记水位计每分钟一个水位数据,准确又高效。同时,远程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断面情况,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凌情发展进程。”黄河口勘测局副局长高振斌欣慰地说,这几年水文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有了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助力,水文测验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新站新人 全新气象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黄河岸边,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引人注目,那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在众多水文站中,利津水文站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监测任务备受关注。

“利津水文站设站是在1934年,一代又一代黄河水文人,在这里为了大河安澜奉献终生。”利津水文站副站长展恩泽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院是新建的,测验基本实现在线监测,测水位有自记水位计,测流量有ADCP多普勒测流仪,报汛有自动报汛软件……随着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新仪器新设备陆续投产使用,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保障了测验安全,提高了测报效率。谈起近年来站上的改变,展恩泽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

大河万里,世代守护,总有一种精神在岁月更迭中,传承百年,历久弥新。“全站职工年龄明显年轻化,年轻人对一切都充满了探索欲与求知欲,大家一起探索研发适用于测验的新仪器新设备。”利津水文站站长刘夙睿介绍,近年来,他们自主研发的“基于QT框架的黄河悬移质水样含沙量自动计算软件”“新型水文测船电动液压钳”等成果荣获黄委“三新”认定、黄委水文局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23年,利津水文站被授予“黄委示范性先进班组”。

冬至后的第二天,利津测验河段上游封河。小伙子在寒风中熟练地将ADCP多普勒测流仪与无人测验平台连接,让这个四四方方的“渡河机器人”带着仪器“工作”,不到半小时,一份流量表新鲜出炉。

江河湖泊是自然的馈赠,也是生命的源泉。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守护着江河安宁,编织着江河安澜的梦想,他们是新时代的护河“神兵”--黄河水文人。这些年轻的“神兵”,在一次又一次洪水、凌情的锻炼下,书写属于他们的黄河水文故事。

作者:    责编: 刘杨闻笛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