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农民日报:用法治力量护黄安民

【字体:      】     打印      2024-04-01 15:20      来源: 黄河网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公里,跨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水资源,承担着占全国15%的耕地、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其用水结构中,农业灌溉约占80%。

当前,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薛松贵表示,《黄河保护法》的实施是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法治保障的迫切需求,也是解决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现实需求。

3月26日至3月29日,记者跟随水利部组织的“依法治水黄河行 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采访团,跨越河南、山东两省份,实地了解黄河治理历史及现状。调查过程中发现,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深化《黄河保护法》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黄河保护行动,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携手同行。

不可或缺的“幸福水”

在黄河下游最大的灌区位山引黄闸,汩汩的黄河水正从位山闸流出,滋养着周边的冬小麦,润透着位山灌区540万亩良田。

始建于1958年的位山引黄闸,担负着山东聊城市7个县(市、区)和3个市属开发区农业灌溉、骨干工业企业正常运行、100多万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城乡水系生态环境补水等供水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向河北雄安新区引黄入冀补淀、向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补给水源等跨流域调水任务。

如今,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它的重要任务,更好地促进《黄河保护法》实施,位山引黄闸也在不断完善。在引黄闸改建工程项目处,工人们奋斗在一线,夜以继日地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高该闸引水能力,为华北部分地区人民生活生产用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

“我们按照不误农时、高效供水的原则,全力保障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确保黄河水引得进、送得出,群众用得上、用得好。截至目前,通过引水明渠和临时泵站已累计引水8000余万立方米,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聊城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主任张伟介绍,目前正值引黄春灌,为确保位山闸施工期间引黄供水正常开展,聊城早行动、早部署,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提前制定施工期临时供水方案;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引水明渠开挖,及时进行闸前、闸后清淤,改善引水条件;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早日完工恢复正常供水;做足应急保障,协调聊城市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规格为20立方米每秒的临时供水泵站,有效缓解春灌用水高峰期供水压力。

“母亲河”的常年哺育,使得聊城市沃野千里,变成了天然粮仓。聊城黄河河务局副局长侯登峰说:“黄河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命之水、幸福之水、富裕之水,浇灌千里沃野,为聊城市引黄抗旱、水环境改善、农粮二十连丰,打造‘江北水城’美誉和鲁西粮仓等提供了强大水资源支撑,为沿黄两岸带去期盼与希望。”

 创新设立“村级普法联络员”

2003年11月起,被告人马某非法侵占山东省济南市历城黄河河务局淤背区黄金梨园拒不归还,期间原告多次催要。为维护河务部门合法权益,保障黄河生态环境安全,历城黄河河务局向该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缴纳自2003-2021年的临时土地占用费,返还土地并恢复原状……在历城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的多功能展示厅,记录了许多法律常识和真实案例。

为了探索依法治河新机制,更好地献礼《黄河保护法》,由历城15家单位参与的黄河生态保护联防综治办公室设立,并在4月1日正式揭牌启动。此前,历城黄河河务局还协调河长办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在遥墙管理段辖区16个沿黄村庄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在管理段设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站”。通过开展法治培训交流,建立村级普法宣传网微信群,充分发挥普法联络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带动沿黄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多渠道倾听沿黄群众涉水诉求,共同维护黄河良好的水事秩序,打通普法宣传和河湖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村级普法联络员”为公益性岗位,负责本村的黄河普法和群众监督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贡献力量。其实,联络员也是各村级河长,他们不仅了解黄河,也了解村里的情况。遥墙街道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刘虎说:“自小生活在黄河边,这几年看着黄河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如今我也有机会为黄河生态保护出一份力,一定得好好干。”

“这是一种更好的联络机制,要保护好黄河需要得到沿河村民认可和支持,发挥好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为《黄河保护法》实施打好前站。日后,历城还将设立相关奖励机制,推动大家保护黄河积极性。”历城黄河河务局水政科副科长武明洁说。

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律精神,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焕发勃勃生机。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和普法力度,让《黄河保护法》家喻户晓,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习惯和自觉。

法治广场成“多功能”广场

当采访团来到河南省开封黑岗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只见广场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的花草竞相生长。在此处,你可以选择观赏辽阔的黄河,可以徜徉其间了解黄河文化,还可以通过骑行放松身心。不远处的长廊下,市民何先生约了几名好友,在这里唱歌、聊天。

开封第一河务局局长潘佳良在广场的安澜石面前讲述着黄河故事:“这块石头形象地展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势,它又像腾飞的巨龙,见证着治理黄河以来的岁岁安澜。”

广场深入挖掘开封黄河文化法治元素,将法治文化与黄河文化、宋文化、开封特色文化相融合,高标准打造黄河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两个法治文化长廊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对《黄河保护法》《民法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的熏陶。

“这些文化就需要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传承好黄河的传统文化。”潘佳良认为,《黄河保护法》出台之后,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法律依据,奏响了新时代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法治乐章。

美好的环境、良好的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这里的南北堤村也因河而兴,家家户户干起了农家乐,提高了家庭收入。昔日,“家住南北堤,户户门朝西。妇女编蒲包,男人捞虾米”;现在,“如今南北堤,家家有新居。水坑变良田,胜似小江南”。南北堤村的刘桂贞,家中有十几亩的小麦,农闲时在普法广场做清洁工,月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

如今,在大家共同的守护下,黄河被打造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岁岁安澜的平安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政法局二级巡视员归帆介绍,下一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在沿黄一线开展普法基地和法治文化带建设,把《黄河保护法》纳入普法基地、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内容。


作者: 黄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李锐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