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高青河务局:以科普阵地为载体 构建安全防控新格局

【字体:      】     打印      2025-11-10 15:43      来源: 黄河网  

自水利部提出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以来,高青河务局聚力推动实现所辖工程及重点区域“六项机制”建设全覆盖。同时,聚焦“以文化人、以行固本”的目标,注重加强安全宣教和安全文化阵地打造,建设了占地3300余平方米的马扎子安全生产科普中心。这里不仅是高青河务局落实“六项机制”的创新载体,更是全局推动安全生产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的缩影。在这里,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教育,将抽象的安全规范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警示,有效推动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逐步成为全局“六项机制”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

以宣教阵地为切口,织密风险防控“意识网”

“安”字造型的马扎子安全生产科普中心

马扎子安全生产科普中心以“安”字造型布局,分为学习、宣传、体验和隐患查找4个区域,通过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教育-宣传-体验-实践”一体化科普模式。其中,隐患查找区通过6幅职工自绘的暗藏“消防通道堵塞”“根石探摸未系安全带”等安全隐患场景漫画,将风险查找机制融入日常,要求体验者以“显微镜”思维精准识别。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职工风险辨识能力,加之持续开展的隐患内部报告奖励、隐患随手拍行动等,逐步推动形成了各类隐患全员监管。寓教于乐,既是“六项机制”提质增效的文化动能,更是“全员都是安全员”的生动实践。

以科技赋能为引擎,构建风险预警“智慧链”

沉浸式安全体验室

科普中心创新引入“体验即教育”理念,建成230平方米沉浸式安全体验室,配备10套模拟体验设备。消防安全区,模拟电动车火灾试验台通过烟雾、火光的感官冲击,将“电池热失控”的抽象概念转化为触目惊心的现实警示;机械伤害区,VR安全带体验10米高空坠落的失重感直击心灵,让“规范系挂安全带”从制度要求升华为生命自觉……虚实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六项机制”与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同时,高青河务局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在工程重点坝段布设“坝岸卫士”实时监测根石走失情况;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并建立电子围栏,做好危险活动人群的安全提醒,实现从“人工巡查”到“智能防控”的质变。

以责任闭环为导向,拧紧安全管理“压力阀”

安全隐患场景漫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从学习区到宣传区的系统展示,再到安全体验的身临其境,隐患查找的明察秋毫,科普中心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责任意识。近年来,高青河务局通过将“六项机制”纳入政治监督清单,并通过“飞行检查+交叉互查”机制督促运行,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动责任体系从“纸面”落到“地面”,文化浸润与制度约束形成共振,真正实现了责任闭环运行。

从“科普中心”到“全域安全”的治理跃升,马扎子安全生产科普中心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参观人员的教育辐射,更在于其作为“六项机制”提质增效实践载体的示范意义。当体验者走出模拟火灾逃生通道时,“安全无价须躬行”的警示已悄然内化;当科普经验转化为“六项机制”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时,一幅“科技赋能、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图景已然展开。高青河务局正逐步以科普阵地为载体,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内化外显为守护大河安澜的生动实践。

作者: 潘亮    责编: 徐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