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治理监督局辛店沟水保示范园建设班组:
筑梦绿野向新行
绥德治理监督局辛店沟水保示范园建设班组:筑梦绿野向新行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班组始建于1952年,创建了陕北第一座淤地坝、第一块水平梯田等。现今的33名成员采用“1+N模式”,围绕高质量发展“1个目标”,集“科学试验、水保示范、产业发展、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成功创建了“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和水利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人才培养基地”等。
以“绿水青山”为基,矢志笃行生态绿化新篇章。1952年,以陶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有志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各地来到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陕北,开始了一道梁、一面坡、一条沟连片治理的漫漫长路,开创了一条让绿色尽染黄土高原的希望之路。一代代班组成员边摸索水土流失规律边治理,从徒手在沟里打坝,拦泥拦水;到如今运用林草加强治坡,修水平梯田、打淤地坝、坡沟兼治,结合地貌特征,率先试验提出“梁峁坡地修(梯)田造(果)园,沟谷坡地植灌乔草,沟谷坝内建淤地坝系”的“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守正创新”为翼,同心致远科研动能新发展。为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观测试验研究,他们勇当先锋,逆雨而上,脚踏泥泞,坚守在观测一线,只为有效获取原始数据;赓续传统,以“科研兴绿、创新驱动”为旗帜,搭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个,成为清华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教学实践基地;集中建设5条小流域、7个控制站、24个雨量站、37个径流小区,获取291站年径流泥沙资料、902场年径流场资料、922站年降水资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试验观测体系,积累了长时间序列的水沙观测资料。
以“生态治理”为本,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典范。坚持“5+2”“白+黑”工作常态,持续守护来之不易的“绿”,打造生态廊道、苗圃等236亩绿化示范点,形成了梁峁防护林、沟道防护林、山坡防护林、沟底防冲林和沟头防护林等“五位一体”新格局。面对新种引进,班组成员感慨:“每天都会去观察新培育的树草种,不去看的话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就这样,北美海棠、油用牡丹等100多个品种先后进驻辛店沟,实现了150多种适生牧草的引种、选育、栽培,探索了果树上山、大扁杏丰产栽培、沙棘育苗等技术,并先后在陕西、山西、内蒙等100多条小流域推广,带动了米脂高西沟等一批治理典型。如今,示范园建有水保文化展厅1座、苗木温室5座、院士坝1座和多处宣传阵地。依托黄河流域水保党校,设立“党建+水保”特色课堂,被确定为“水利部党校现场教学点”“黄委法治文化示范基地”等,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辛店沟百余次。
以“筑梦绿野”为志,踔厉铸就绿色先锋新班组。在打造生态样板的征途上,有的成员从“技工小李成长为骨干能手”,有的“从白后生蜕变成了黑壮汉”,有的“巾帼不让须眉”,每一个人都在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泥泞黄土,白天跑现场、晚上写报告的循环往复中,累并快乐着,用满腔热忱,让黄沙止步,把山上光秃秃的“刺眼黄”变成了林草盖坡洼的“希望绿”。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该班组将继续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