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合工厂”遇上黄河水
——黄委扎实开展引黄抗旱保障2025河南夏粮丰收纪实
当“光合工厂”遇上黄河水 ——黄委扎实开展引黄抗旱保障2025河南夏粮丰收纪实

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抗旱年景,从春灌开始到夏种结束,黄委累计向河南引黄供水16.5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77亿立方米。正是这滔滔黄河水,滋养出河南引黄灌区亩产700公斤的丰收奇迹——尽管全省夏粮单产在受旱情影响下亩产减少4.7公斤,但56处引黄灌区却实现逆势增产,撑起中原粮仓坚实的防线。
卡在小麦生命线的“中原之渴”
5月底的豫东平原热浪蒸腾,商丘农民李建国蹲在麦田里,捏碎一颗麦粒放在舌尖。“甜!”他咧嘴笑了。这个简单的味觉测试背后,藏着今年河南夏粮抗旱丰收的科学密码——在持续两个月的干旱里,来自黄河的3次救命水,激活了小麦体内精密的“光合工厂”。
“就像汽车没了汽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灌区现代化技术与装备团队执行首席李浩用这个比喻解释干旱的危害。自2024年冬季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今春旱情持续发展,到5月中旬,全省受旱面积已达780万亩。
5月中旬是小麦灌浆期,作物正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阶段,对水分需求极大。此时遭遇“卡脖子旱”,小麦叶片气孔纷纷关闭,会对小麦生长造成多重危害。
“灌浆期小麦叶片正在加速向籽粒输送淀粉,水分缺失会导致气孔闭合,继而导致光合‘生产线’彻底停摆。”李浩指着电子显微镜图像介绍,光合作用“停工”首先会严重干扰小麦的正常发育,使分蘖减少和灌浆过程受阻,直接影响穗粒数;其次使植株矮化、叶片黄化,削弱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千粒重。这些不利因素叠加,将最终导致小麦减产。
在一些粮食主产区,没有引水灌溉条件的部分农户甚至为减少损失提前收割尚未完全成熟的小麦。
黄河水重启“光合工厂”
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关于2025年夏粮产量的报告出炉,河南8500万亩小麦总产量达375亿公斤,这片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1/16的土地,撑起了全国近1/10的粮食产量。
河南省为什么能顶住旱情稳大盘?
“关键期的引水灌溉可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让因为气孔闭合而停摆的光合‘生产线’重新‘加足马力’,是今年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李浩表示。
黄河水的馈赠 贾金鹏 摄
早在4月29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就在主持召开抗旱保供水会商会时明确指出:“未来10天,北方地区冬小麦生长陆续进入抽穗、孕穗、灌浆期,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期,且对水分需求量大,抗旱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为了在关键时期保障所有灌区能引尽引、应灌尽灌,黄委及其所属各级河务部门、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黄委打造的“四预”系统在这场抗旱中大显身手,通过耦合气象卫星、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对骨干水库群的精准调度,2月至6月中旬,先后发布小浪底水库调度指令21次。
在河南现有的56处大中型引黄灌区、184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里,为“光合工厂”加油的“输油管”四通八达。在开封柳园口灌区,纳米材料衬砌的渠道如同高速公路,将水输送效率提升27%;人民胜利渠灌区通过实施现代化改造,骨干工程输配水条件大幅提升,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36提高到0.609,灌溉周期平均缩短8天;在赵口灌区,商丘民权县种粮大户张胜利的手机经常收到类似的灌溉提示:“明日9时至11时渠道来水,建议开启第3轮灌水,每亩28立方米。”黄科院引黄灌溉中心研发的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对灌溉需水量和引水需求预测精度达到80%以上。
通过这些科技手段,16.5亿立方米黄河水被精准投送到河南各大灌区干旱最严重区域,为小麦丰收踩下了“加速器”。
藏在麦穗里的“粮安密码”
地处河南省新乡市的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试验研究基地试验田数据显示:通过同位素标记追踪发现,及时灌溉的小麦,其叶片中C4光合途径的关键酶活性会显著提升,这解释了浇1遍水的实验地块,小麦千粒重仅0.076斤;浇3遍水的地块则达到0.09斤以上。
大河麦香 王相川 摄
6月的豫东平原,联合收割机驶过之处,一组组数据浮出水面:
滑县白马坡灌区,在5月18日至20日的关键时期及时浇灌黄河水的优质地块,测得千粒重0.0924斤,比旱地高0.0186斤,而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千粒重一般在0.07斤至0.1斤之间。
兰考坝头示范区,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兰考906”小麦粗蛋白质含量近15%,符合强筋小麦标准。
赵口灌区种粮大户张华的记账本更直观:3次黄河水浇灌后,他的500亩小麦平均亩产700公斤,是周边旱地的3倍还多。“每次放水都像给麦子打强心针。”张华摸着金黄的麦穗说。
“这不是简单的抗旱故事,”李浩总结,“而是一场关于如何用科技解开‘光→水→粮’能量密码的伟大实践。”黄河水与麦浪的这场“双向奔赴”,正书写着最朴素的粮安密码——那是母亲河与中原儿女绵延千年的温柔约定。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中原大地的每一滴黄河水,都在书写着黄委强化科学调度、全力支持夏粮丰收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