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科技创新逐梦行 智汇领航启新程
——2024年山东黄河科技与信息化工作纪实

科技创新逐梦行 智汇领航启新程——2024年山东黄河科技与信息化工作纪实

【字体:      】     打印      2025-01-23 10:01      来源: 黄河网  

2024年是山东黄河科技与信息化工作的追梦之年、向“新”求质之年、聚力攻关之年。山东河务局以科技创新研发和数字孪生建设为驱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次次突破勾勒出创新浪潮中扬帆前行的万千气象,一项项成果展现出科技治河笃行不怠的使命担当,一场场攻关镌刻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奋进足迹。

“从0到1”的原创突破

山东河务局紧扣需求、精准布局,深入挖掘科技创新项目,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成果,不断释放成果转化活力,创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夯实托举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项目、人才等要素储备。

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喜人。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根石探测无人艇”搭载探测仪和多波束声呐,开展高精度智能探测,取得黄河根石探测技术的实质性突破。“LGQ100A型轨道自动测流系统”支持定时测、超阈值测、召测等测流工作模式,渠道测流断面水量步入高精度和全自动计量进程。“数字孪生智能算法汇聚计算终端”具备多算法融合解析计算功能,实现了特定危险源监测、事件自动研判及预警。“引黄涵闸混凝土浇筑质量光纤智能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混凝土高精密参量监测系统,可对混凝土浇筑、固化及应用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应变及位移状态进行实时安全监测。

科技创新引擎焕新升级。山东河务局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座谈会,印发《山东河务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从规划计划、科技创新、数字孪生建设等10个方面明确了35项具体任务,加快培育和发展山东黄河水利新质生产力。

得益于此,山东黄河保护治理科技成果亮眼。

独立成果《黄河下游山东段桩基引黄闸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24年度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应用于黄河下游位山引黄闸、豆腐窝引黄闸、马扎子引黄闸等15座水闸改建工程。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坝岸智能卫士”,斩获黄委科技进步一等奖。80后项目带头人挂帅“重大水利工程数智建造研究创新团队”,成功入选黄河水利委员会重点创新团队。90后信息化青年团队主持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黄河冰凌监测技术研究》,首度入选《水利信息化》杂志,成果历经3个年度凌汛期的实践验证。“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山东黄河云上展馆”平台首次获黄委科学普及奖。

“从有到优”的拓展进阶

科技成果高质量“走出去”。以“靠河坝岸根石探测机器人”“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调度体系”为代表的20余项先进技术(设备)参展第三届国际亚洲水周和黄河保护治理先进技术(设备)推介会,展示了山东黄河在根石探测感知、数字孪生建设、防汛抢险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山东黄河首届水利科普讲解大赛开讲,山东河务局讲述黄河治理历史故事,探讨智慧黄河建设新路径,普及水利科学知识。

数字孪生山东黄河防汛系统

前端感知高精度体系化。进一步强化数字孪生前端监测感知和数据归集封装,形成山东黄河数据空间,支撑系统调用和模型分析。其中,集成中高精度卫星遥感资源,采集黄河干流、大汶河58处雨量站、94处水位遥测站、31处智能水尺、67处取水口在线监测数据,新建并采集22座引黄涵闸598套位移形变设备、216套渗流渗压设备、343套应力应变设备及32处工程安全监测数据。从遥感卫星到无人机、视频监控点位到地面水文、工程安全监测点位、水下地形和根石探测,“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初步成型应用,贯通了关键区域“雨水工险”四情监测。

数字孪生平台的智慧加持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山东河务局重点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与水资源管理业务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尤其是自主可控的13套水利专业模型和10套智能识别算法,实现了全场景业务应用和全流程模型支撑,数字孪生山东黄河已从先行先试的靶向应用迈向示范引领的泛在应用新阶段。

防洪抢险调度更便利。智慧山东黄河防汛系统进一步整合提升,贯通“四情”数据和责任队伍物资方案,实现分级分类预警、多尺度滚动预演,优选最佳调度方案。

水资源调度更精细。完善水量调配概化图,关键断面生态流量联动预警,实现水资源超前预报、监测预警、调配预演和精细预案。

工程运行管理更安全。通过“基础、监测、巡查、设备”四库数据和“巡查问题热力图、根石探测缺石量、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模块,推进堤防工程运行管理智能化分析、精准化处置、预防式管理。

从防洪调度到水资源管理调配,再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各业务层面,数字孪生山东黄河平台功能日臻完善,新成果矩阵充实丰盈,数智赋能各项业务开展和科学决策,迈入了以“智变”推动“质变”的新发展阶段。

回望来时路,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山东河务局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只争朝夕的冲劲“闯”,以开拓进取的拼劲“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干”,努力打造更多“从0到1”的突破,让科技创新生态更优化,让创新动能更强劲,为谱写山东黄河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科创力量。


作者: 万培文 许雅宁    责编: 范江涛 刘杨闻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