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深耕实干 长堤蝶变
——山东河务局2024年工程运行管理回顾

深耕实干 长堤蝶变——山东河务局2024年工程运行管理回顾

【字体:      】     打印      2025-01-21 15:35      来源: 黄河网  

工程安全运行是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基础性支撑,强化工程运行管理是落实“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要求的关键。2024年,山东河务局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将数智理念贯穿工程运行管理全过程,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步履不停,工程运行管理在“深”和“实”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年初岁末,分别在水利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会议和堤防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推介山东黄河经验。

“安全运行,守牢红线”的责任担当更加彰显

堤防工程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理走心重在日常用心。2024年,该局紧扣水利工程安全这根主弦,不断强化工程日常管理,坚定有力履行运维职责,打造了“常态化巡查+专项探测+隐患整治”的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全面落实工程安全运行责任制,在县(区)政府网站上公布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科学划分工程坝岸风险等级并设置不同巡查频次,提升巡查任务精准度;加强工程管理范围内事项监管,完成清理整治297项;抓住汛前关键期,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害堤动物专项排查整治,发现并及时处理隐患486处;根石探测5759个断面,加固根石4.8万立方米;堤防隐患探测80.9千米,完成8座水闸安全鉴定,全年开展工程日常检查13.3万余次,累计处理问题1.3万余个,为大河岁岁安澜交出了一份扎实可靠的履职答卷。

制度创新催动管理革新。“开展工程标准化管理,不仅让工程更好看,还让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标准、流程更加清晰了。”济阳河务局工管科职工说。早在2020年,山东河务局便从优化运行管理模式为切入,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抓手,拉开了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序幕。四年间,从提出的“三册一表一台账”标准化管理模式被水利部在全国推广,到配合水利部编制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系列丛书正式出版,从4家单位试点到30家单位全部达标,从全国首批通过水利部评价的15处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山东黄河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始终保持高质量、走在前。

“向数而行,以智提效”的创新实践更加丰富

2024年,该局进一步筑牢监测感知防线,强化工程安全支撑,研发引进运行观测、维修养护和害堤动物监测等新型设施设备,开展基础数据库、监测数据库、巡查数据库、设备数据库“四库”建设,运行监测能力持续增强,工情自动化监测水平全面提升。

从“人工检查”转变为“智能无人巡检”。2024年,“人工+视频监控+无人机”相结合的立体化工程巡查监测模式全面推行,依托于此,全局累计开展有效巡查7.48万次,加之坝岸智能卫士等智能感知设备逐步推广,一条智能化巡检的新路径在摸索中逐渐开阔起来。“过去巡查,在工程上跑一天的工作量,现在有了监控、无人机,一个小时就够了,而且边边角角都可以看到。”管理段职工深有体会。

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线上高效融合”。基层段所实现“无纸化、智能化”巡查后,如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置分析?“智巡”App的全面应用,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智慧运行管理系统中,巡查人员运用热力图对智巡上报问题发生时段、发生位置进行分析。“红色部分就是该类问题的多发区域,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发生的特点,圈定重点巡查部位,优化巡查方案,进行预防式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建管处工作人员介绍。

从“现场操练”转变为“线上实景模拟”。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人员能力素质,该局瞄准业务培训的数智化升级改进,研发了工程巡检模拟系统,以数字化实景模拟各类巡检场景,有力解决巡查流程不规范、巡查重点不清晰、情况判断不准确、问题处置不得当等问题,打造“全流程高仿真、低成本轻量化”的业务培训新模式,累计培训300余人次、时长超1.8万小时,并首次应用到工程运行管理技能竞赛中,获多方肯定好评。

“逐绿前行,厚植底色”的生动故事更有成色

2024年12月,水利部堤防管理工作会议代表们现场参观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了解了山东黄河生态堤防建设经验与成效,实地感受工程“蝶变”之美。代表纷纷赞叹:“虽然已经是冬天,黄河两岸景色依旧优美。”

近年来,山东河务局将黄河生态屏障带建设融入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集临河防浪林、堤顶行道林、淤区适生林、护堤(坝)林和各类防护草皮为一体的山东黄河防洪工程生态保护体系,“景色美、生态优”的绿色画卷在长堤之上徐徐铺展。

在“增绿”上守基线。2024年,该局植树43.05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30公顷,绿化面积达到1.4万公顷,生物防护体系步步向好,实现了从数量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单一树种向多树种混交转变、从绿化为主向彩化花化转变。

在“管绿”上筑防线。坚持“栽管并重”,在强化日常管理养护上下功夫,切实提升苗木成活率。积极探索新草种、新技术,更新104公顷,在全局推广利津河务局草皮管理经验。

在“爱绿”上扩战线。组织地方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活动4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3800余人次,植树1.9万余株。地方文旅助力,实现防洪工程生态价值转化,共同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名片工程”。

时光不恋过往,孜孜以搏来时。山东河务局将继续以工程安全运行为核心,把示范引领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更有力量,在新阶段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作者: 赵洁琼 解东    责编: 仝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