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河南黄河高质量发展
——李国英部长回信在河南黄河引发热烈反响
科技创新驱动河南黄河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29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给河南河务局数字孪生黄河第一创新团队回信,为他们持续攻关水下根石走失传感器关键技术,实现对河道工程险情全天候实时监测预警点赞。
连日来,李国英部长的回信,在河南黄河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我们都是收信人,更是答卷人!”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守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初心,勇担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重任,以实际行动回报水利部领导的关心与厚望。
坚定初心 为数字孪生黄河赋能加力
“温暖、鼓舞、责任”是数字孪生黄河第一创新团队成员王琴对李国英部长回信的直观感受。她回忆说,2021年7月5日,李国英部长来到郑州马渡下延102坝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听取并查看坝岸根石走失预警系统演示,给予鼓励并指明下步努力方向。
“一年多来,我们这套系统取得长足进步,离不开李部长的鼓励。我会将部长回信精神转化为创新路上的前行动力,以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智慧黄河建设。”王琴表示。
郑钊,这名“80后”技术人员,是河南河务局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学习李国英部长回信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李部长对创新团队既实用又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为河南黄河保护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数字孪生黄河第一创新团队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我们要加强学习多领域新知识、新技能,努力形成合力,提升河南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水平。”
“作为河南河务局高层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同时又是黄河机械公司创新团队负责人,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管理需求,进一步做好黄河远控一体化智慧水闸及南水北调中线藻类物理防控专用装备的产品开发工作。”河南河务局高层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黄河机械公司总工程师尚力阳说,“我们要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公司产品中,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力争早见实效。”
科技创新 为数字孪生黄河再立新功
信息化是实现河南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李国英部长的回信,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一轮项目攻关行动中再立新功。
“新时代河南黄河数字孪生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团队一员,我们将刻苦钻研,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治黄业务深度融合,促进现有科技成果步入产品化、工程化生产流程等领域不断创新。”河南河务局青年科技人员表示。
近年来,焦作黄河华龙公司信息分公司通过持续攻关,建立了一套智能化全过程采砂监管系统。谈及下步工作,该公司“智慧采砂”负责人王珂谈到:“我们将在采砂管理方面进一步探索规范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加大物联网、大数据和AI智能的创新融合,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将‘智慧采砂’系统打造为行业标杆。”
2022年,一个被基层河务职工亲切称为“网上河务局”的APP掀起了不小的推广热潮。“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有力助推了幸福河建设,也让我们一线职工成为最大受益者。‘河务通’APP在一线班组的广泛应用,让我们进入了‘掌上办公’时代。”范县河务局李桥邢庙工程管理班班长吴修杰说,“作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的见证者、受益者,我们将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传承使命 为数字孪生黄河贡献青年智慧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创新团队也是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的未来和希望。李国英部长的回信,在科技创新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创新团队持续攻关水下根石走失传感器关键技术受到部长点赞,作为一名青年信息化工作者,我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在肩。我们将坚持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网络安全为底线,丰富算据,强化算力,优化算法,深化应用,推动近阶段河南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六大重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河南河务局科技处郭森说。
河南河务局三个数字孪生黄河创新团队成员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创新力度,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努力成为水利和信息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李国英部长的回信,是鼓励,是厚望,更是鞭策。河南河务局将把推进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攻坚作为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重大任务,进一步以“省、市、县、班、点”五级“监测、感知、巡查、指挥”四线全覆盖工作为突破口,聚焦一线防汛、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河湖监管、安全监管五项治黄主业,注重基层,聚焦一线,切实解决痛点、难点问题,为新阶段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