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执兴水“耒耜” 绘幸福画卷

——黄委一以贯之推进河湖长制纵深实施

执兴水“耒耜” 绘幸福画卷——黄委一以贯之推进河湖长制纵深实施

【字体:      】     打印      2025-04-01 18:26      来源: 黄河网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意味深长、内涵丰富。

河湖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制度创新。

2025年3月,黄委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透露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黄河流域五级河湖长突破43万名,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8.2万个,建设省级幸福河湖877条(个)……

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黄河流域河湖长制推行近十年来,从“治水”到“治域”、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的生动缩影。

高位推动,让每条河流都有管家

河川之危,关乎民族存续;水源之安,系于百姓福祉。

2016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大决策。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域,迅速响应、高位推动河湖长制落地落实。

在水利部坚强领导和具体指导下,黄委与流域9省(区)协同发力,于2021年10月在全国率先建立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3年间召开联席会议3次,出台河湖库“四乱”问题整治、跨省界联防联控联治等文件6项;建立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健全“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共商共治,形成“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治水合力。

2024年6月19日,第三次黄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在兰州召开

黄委指导黄河流域省(区)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43.3万名河湖长(含巡河员、护河员)覆盖全流域干支流,实现“每条河有人管、每个湖有人护”。从青藏高原到黄河入海口,从干流岸线到山区、农村支沟,责任链条不断延伸。与此同时,黄委持续统筹协调,督促完善各级河湖长责任体系。

黄委所属相关单位依法履行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积极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

——山东河务局建立联勤联动、司法保障、河湖监管长效保护等机制,设立巡回法庭、检察工作室、司法修复基地共计72处,实现沿黄全覆盖。

2020年8月13日,济南黄河司法修复保护基地揭牌

——河南河务局深化“河务+公检法司”协作机制,检察官、法官工作室入驻局机关,河长制工作连续7年获评省级考核优秀。

——陕西河务局建成联合执法、司法协作、公益诉讼协作平台20个,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警务工作站8处,打造“流域管理+行政执法+司法审判+检察监督”治河管河新模式。

——山西河务局联合省河长办构建“信息共享、议事协商、联合督查、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管理模式,设立黄河中游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

各管理机构在协同机制中“握指成拳”,在河湖管理中聚变出“1+1>2”的强大力量。

铁腕治乱,让违规乱象无处遁形

“过去河道里砂堆成山、违建林立,现在水清了、岸绿了,连珍稀鸟类都回来了!”河南荥阳一位村民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黄河流域持续开展的河湖库“清四乱”、侵占防洪库容和妨碍河道行洪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

2016年至今,黄委组织开展专项行动19次,累计清理整治流域内河湖库“四乱”问题8.2万个,拆除违建、清理阻水障碍、修复生态岸线,黄河防洪安全与生态韧性显著提升。

针对非法采砂、侵占岸线等顽疾,黄委会同地方司法部门利用“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形成执法闭环。2019年以来,查处非法采砂案件381起,移送刑事案件36起;河道采砂许可得到全面规范,既保障了发展需要,又维护了生态平衡。

2024年8月7日,河南河务局清理黄河封丘河段采砂船只

同时,黄委大力推进法规制度和岸线规划的完善。以推动黄河保护法落地落实为目标,出台《黄河流域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指导意见》,指导《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进一步完善。同步推进河湖岸线规划体系建设,组织流域省(区)完成106个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治水之要,在“力”亦在“智”。黄委大力推进河湖管理数字化转型,建成河湖长制信息系统,实现巡河护河从“拼体力”到“拼算力”的跨越,河湖信息化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黄委将北斗技术应用于采砂监管,电子围栏可实时预警非法活动,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使黄委直管河段采砂区实现“采运销”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让治水更精准、更高效。

“我们组织研发了直管河段河湖采砂数字孪生监管系统和手机App,搭建“黄委-省-市-县-现场”五级监管体系,现已覆盖104个砂场和数万公里岸线。”黄委河湖管理局局长崔存勇介绍。

系统治理,让幸福河湖可感可及

黄河治理,非一域之功,需全局之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黄河流域以系统思维破题,探索出一条“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的幸福河湖建设新路径,让母亲河焕发新生机,让沿河群众的幸福指数倍增。

黄委立足“有空间、有秩序、有美感”原则和“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目标,推进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通过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并定期评估,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因地制宜指导流域省(区)实施系统治理,推动河湖治理从“清脏治乱”向“功能提升”升级。

陕西宝鸡金陵河通过水利部成效评估,沋河、温泉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获中央资金支持;

黄河山东历城河段、东营河段分获水利部幸福河湖和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黄河河南孟津河段入选水利部优秀河湖典型案例,开封兰考等4个黄河河段和济源示范区等2个沁河河段入选省级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段;

黄河宁夏银川河段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各地在黄委指导下,坚持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并行,累计建成(含在建)877条(个)省级幸福河湖,沿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什么样的河湖才算健康?

黄委从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五个维度,持续协调和跟踪流域9省(区)开展黄河干流及湟水、大通河、洮河、渭河、泾河、沁河、洛河、红碱淖等跨省界省级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3081条(个)河(湖)健康评价。其中,黄河干流及跨省界重要支流评价结论均为健康及以上。

锚定目标,迈向“河湖长治”新征程

尽管河湖长制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黄河流域河湖治理仍面临挑战:中小河流阻水隐患犹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河道生态流量有效保障和部分区域岸线管控亟待加强……

河湖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黄委提出,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河“一盘棋”思想,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的能力水平。黄委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河湖长制必须一以贯之,要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动黄河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3月,春醒东平湖

黄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幸福河”目标,积极践行“六条实施路径”,提升“四种能力”,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纵深推进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

从“河长上岗”到“河湖长治”,从“问题导向”到“幸福引领”,黄委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书写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惠民篇章。未来,随着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这条母亲河必将焕发蓬勃生机,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者: 记者 王静琳 朱晓彤    责编: 徐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