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壮“智”“凌”云踏歌行

【字体:      】     打印      2024-02-07 09:20      来源: 黄河网  

  9时,朝阳明媚,经过一夜寒风洗礼,包头黄河两岸的空气清新而凛冽,气温依旧是近零下20摄氏度。

  “嘟!嘟!嘟!”汽车喇叭声划破了河边的宁静。4个橘红色的身影从车里出来,包头水文站职工准时到来,开展防凌测报。不同于常见的背心式救生衣,他们穿的是橘红色外套,这是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的统一配置,集救生、保暖、抗风、防水、警示反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劳保用品。

  冬日的严寒,“威慑”十足,昔日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变得柔顺起来。包头水文测验断面所在的河面一分为三,右岸厚厚的冰盖占河面宽度一半以上,凹凸不平的冰面在朝阳的映照下,泛着点点寒光;中间是清沟,河水中没有一点冰凌的影子,格外澄澈;左岸的冰凌稍显窄小,尤其是从右岸看去,恰似给包头水文站测验码头罩上一层银色裙摆。

  驻足观察后,大家携带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的“智”河“利器”走向河边。

在线ADCP维护和校测 郭新伟 摄

  “郭新伟确定一下起点距,狄俊明测量冰厚,王凯打冰孔。”张瑞峰放下手中的仪器,有条不紊地安排水文测验工作。他是包头水文站副站长,已在一线工作20多年,经验丰富。

  郭新伟到包头水文站上班不足3个月,此前一直在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水质监测中心任职,与各种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打交道,是位技术能手。听到指令,郭新伟娴熟地操作GNSS卫星导航手持终端,定位起点距,确定冰孔开凿位置。

  狄俊明手持IGPR-20雷达冰厚测量仪对准冰面。“45!”机械的语音霎时播报出当前冰厚。记录数据后,狄俊明启动军工笔记本电脑,连接户外电源,做好测验前的准备。

便携式打冰机开凿冰孔 郭新伟 摄

  “嗡——”王凯半弯腰、俯身、握紧便携式打冰机,垂直对准冰面开凿冰孔。随着刀刃飞旋,坚硬的冰层变成细密的冰沙四散开来。3分钟后,随着河水从上升的螺旋扇叶间隙汩汩涌出,一个直径30厘米的冰孔打开了。王凯跺跺脚、抖抖裤腿,提起打冰机走向下一个开凿位置。

  郭新伟和狄俊明站在冰孔旁边,一人握着冰下ADCP多普勒测流仪,一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开展代表垂线法ADCP流量测验。ADCP探头直径16厘米,可以轻松进入冰孔。随着探头浸入冰底,仅仅100秒,水深、流速、流量等数据已经显现在操作软件上。

冰下ADCP流量测验 张瑞峰 摄

  “张站,刀刃钝了,要换一下。”王凯甩了甩胳膊,双手展开、握拳,反复活动。连续开凿7个冰孔,持续的振动让他的胳膊变得僵硬、手指已然麻木。张瑞峰接过王凯手中的打冰机,拆卸更换刀头后,接力开凿冰孔……

  12个冰孔呈线形依次排列在冰面上,延伸至清沟。4人配合默契,顺利完成了包头水文测验断面右岸的测验工作。

  与此同时,包头水文测验断面中间的清沟位置,“新兵”杨洋和李苑彤操作着无人测验平台搭载走航式ADCP,完成了一个来回的测次。100米宽的清沟,仅仅10分钟就完成测验,结果误差符合要求,是一次合格合规的作业。

无人测验平台搭载走航式ADCP测流 郭新伟 摄

  这10分钟的背后,离不开两名年轻姑娘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努力。通过以站为平台的业务学习和“以学促练、以练促干”的工作实践,杨洋和李苑彤的技能水平持续提高,不仅胜任本职工作,还积极配合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开展冰期流量在线监测研究。

  为减轻一线职工冰期测验劳动强度,以更加科学、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防凌工作,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积极开展冰期流量在线监测试验。包头水文站作为试点之一,配合完成了冰孔防冻、ADCP、数据远程传输、数据集成等软硬件设备安装。目前,包头水文测验断面冰下代表垂线的第一组实测数据已成功传输上线。随后,该站将开展水深、流速比测,以便推进冰期水文测验的现代化建设。

  汽车驶过连接左右岸的黄河大桥。十几分钟后,张瑞峰等人携带仪器设备出现在包头水文测验断面左岸。

  受近期降温影响,此前还是清沟的包头水文测验断面左岸也出现封冻,已发展至断面十分之一,冰厚达到26厘米。张瑞峰和王凯继续打冰,郭新伟和狄俊明继续测流,20分钟后,测验结束。相较于传统的“冰钎+流速仪”配合测验需要花费3个小时以上,如今“打冰机+ADCP”的强强联合,使得测验时间缩减了一半多。

  11时,包头水文站职工顺利完成水文测验、“三遍手”数据校核上报、水文资料日清,继续开展其他工作……


作者: 刘宁青    责编: 徐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