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里的“茶话会”
引子:她们是盛开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沟沟壑壑中的“野玫瑰”;他们是穿行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第一线的“先遣队”。她们,他们,都是来自西安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有为青年;她们,他们,都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准格尔旗项目部(以下简称“拦沙工程项目部”)的精英力量。为了母亲河的岁岁安澜,她们与他们,默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农历腊月廿一,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夜幕早已降临,亥时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精神”许多,灯火通明的拦沙工程项目部里热闹非常,正在进行的“茶话会”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4天现场3天座谈,前后7天,今天中午我们刚结束这次项目审查会。专家组现场勘察了今年即将建设的79座拦沙坝,其中73座设计通过专家审查,进入审批和建设程序。”项目部负责人、西安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鲲语气轻松地对记者说。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是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重要抓手,也是水利部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开展,将为协调黄河水沙关系、精准调整区域综合治理策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而西安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凭借自身实力,先后承揽了陕西榆林、延安,内蒙古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甘肃庆阳共486座淤地坝(拦沙坝)的勘察设计任务。
此刻,简洁的工作台前围坐着十二三人,这支由水工、地质勘察、测绘、设计、概算等不同专业组成的团队,男女比例几乎对半。一张张略显疲惫的脸上透露出工作告一段落后的轻松。也许是临近年关,这些平时自诩“社恐”的年轻人,纷纷变得“社牛”起来。
“我们这儿干活不分男女,外业、内业都一样。”今年就要退休的造价工程师雷冬梅指着旁边的短发女生说,“别看她是做设计的,现场踏勘起来不输男生,一天走上5万步都是经常的事情。”
这名飒爽的女生,名叫牛莉莉,是水利工程院的一员。“说起莉莉有个小插曲。”水利工程院副院长高建强笑着说,“去年我来看现场,当地村长对我说,之前去跑坝址,他都下不去的路,这个‘小伙子’半蹲着一路跐溜到了坡底。我说这哪是‘小伙子’,这是我们的女同事,巾帼不让须眉!”
项目上的女生就是这样,内业能“文”,外业能“武”,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野玫瑰”,为这片黄土地增添色彩。
不久前,这里刚刚结束一次降雪过程,使得出行多有不便。“我们的年轻同志都特别好,能吃苦、敢担当。这次的审查会,他们冲在前面,积极组织协调。冰天雪地,道路难行,第一次审查就遇上了下雪无法去现场察看,这次看现场还发生了两车剐蹭的小事故。但最终团队都坚持了下来,顺利完成任务。”高建强说。
为确保按时提交设计成果,西安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动脑筋,内业人员对坝址进行初选和分析,外业踏勘人员克服困难深入现场调查。
提起外业踏勘,那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测就是一整天。“内蒙古这边风沙大,我们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等风停。”工程勘察与测绘院副院长缑富说。
处于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内的准格尔旗,地广人稀,夏天暴晒,冬天严寒,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下过雪的路走起来就像“开盲盒”,一脚踩下去不知道是平地还是泥坑。可无论环境如何,外业人员都会走到指定点位实际查勘,每一个坝址的确定,都是外业人员一个坑一个坑、一个点一个点丈量出来的。
“现在看着是确定了73座坝,我们却是从去年春节过后就到了项目上。那时,山沟里的积雪刚开始融化,一踩一脚泥,20多天穿坏了几双鞋子,查勘了200多个坝点,经过删选保留了120多个点位,然后再进行测量、取样、分析、设计……”缑富回忆起选坝址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已。
红色队服、无人机、相机、电脑、拖车绳、急救包……是外业人员的出行必备。他们白天翻山越岭,晚上回到住处,强打精神完成当日钻探资料整理、仪器检查以及次日行程规划等。这些全部做完,往往已是翌日凌晨。
“野狼什么的现在是没有见到过了,野猪偶尔还是会遇到。”缑富调侃道,“项目上忙,照顾不到家里,这不,我4岁的儿子正在家照顾我生病的媳妇。”
“毕业前只是做了要下乡出差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没想到一下就是全年200多天在外面。”
“感觉我们这里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才是‘正常’的,真说能休息了,还有点不适应呢。”
……
七嘴八舌,热热闹闹,“茶话会”渐近尾声。
伴随着初升的太阳,记者跟随项目部外业人员前往准格尔旗,去看看那里的拦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