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引调黄河水 润我万顷苗——黄委2024年应急抗旱调度工作纪实

【字体:      】     打印      2024-07-11 16:50      来源: 黄河网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今年入夏以来,黄河流域遭遇大范围持续高温,降雨持续偏少,正值“三夏”关键时期,甘肃、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不同程度旱情。

旱情连着民情,大旱之年更显黄河人担当。在黄委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黄委牢牢扛起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精细调度、引黄供水技术指导和协调督导,交出了一份“见旱不见灾”的水利答卷。

大旱更显黄河担当

2024年注定是黄河不平凡的一年——入夏以来,黄河流域降雨、来水均严重偏少,多地出现灌溉水渠干涸、农田干裂等情况。农户站在田里,望着手指宽的裂缝,紧皱眉头。抗旱是挡在农户丰收前的一堵墙,更是压在黄河人肩上的一座山。

抗旱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大局稳定,是“国之大者”。黄委党组高度重视流域旱情,黄委主任祖雷鸣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办公会议和防汛抗旱会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流域抗旱保供水工作,明确要求以“一丝不苟、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全力做好应急抗旱调度工作。

6月12日,黄河防总、黄委及时针对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直至6月26日终止针对河南省的抗旱四级、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应急状态持续14天,其间黄河下游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小浪底水库多次加大下泄流量,全力保障灌溉用水需求。

6月23日,在抗旱的关键时刻,黄委党组作出决策,结合腾库迎汛、抗旱保灌、生态补水等需求,综合考虑汛前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预测,防范旱涝急转,通过联合调度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开展黄河干流重点水库应急抗旱调度。

旱情牵动着4万多黄河人的心。应急抗旱调度开展以来,黄委持续密切监视流域水雨情、墒情,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出旱情预警和通报,科学指导旱区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抗旱保灌保供水工作:派出工作组赶赴人民胜利渠灌区、赵口灌区、位山灌区等旱区一线,实地调研指导农业灌溉、引黄工程运行等工作;深入河南赵口、渠村、三义寨等引黄涵闸,针对引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现场分析,研究确定提升引水能力方案;密切与灌区管理单位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引水指标,加足马力为灌区提供水源……

黄委以专业之长和行动之实,牢牢扛起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水旱灾害防御天职。

精准调度水利工程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早在3月下旬,我们就监测到汾河河津水文站流量低于旱警流量,针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加强了旱警水位监控。”6月20日,在黄委防汛抗旱会商会上,水文部门就黄河支流旱警水位监控情况进行汇报。

水文监测预报是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耳目”和“尖兵”。黄委根据水文预测,提前开展水库群蓄水,并加快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施工进度,提前达到通水条件,施工期间做好临时供水保障。

正是这步“先手棋”,为抗旱工作赢得了主动。截至6月19日,龙羊峡水库蓄水量196.91亿立方米,较近10年均值多蓄18.91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库蓄水量36.46亿立方米,较近10年均值多蓄1.45亿立方米,为后期抗旱减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保障。

6月23日8时,黄河干流重点水库应急抗旱调度如期开始,小浪底水库按照调令加大下泄流量,咆哮的激流带着黄河人抗旱保灌保供水的责任担当,流向黄河下游110余座涵闸,为灌区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

应急抗旱调度期间,黄委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四个精准”要求,拉网式摸排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及城市用水需求、取水能力,科学制订引水计划,精细调度水库群,力争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水工程综合效益,让每一方水都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不断完善抗旱预案,适时优化调整水库调度方案,统筹水库供蓄,结合天气变化及上游来水情况,延长应急抗旱调度历时。

据数据显示,6月27日,黄河下游引黄供水达到峰值,全河干流日均引水流量高达2844立方米每秒,为近20年日均引水流量最大值。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两省引黄灌区耕地受旱面积和缺墒面积均大幅减少,截至7月3日,河南省最大受旱面积由74万公顷降至6万公顷,山东省最大受旱面积由56万公顷降至零,旱情已基本缓解。

然而,山西、陕西省局部地区旱情仍在延续。黄委每日滚动调算水库调度方案单,发现若按照原定方案于7月1日结束应急抗旱调度过程,将无法满足山西省平陆县常乐垣、部官灌区引黄用水需要。6月27日,黄委及时优化调整调度方案,将小浪底水库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流量下泄过程由原方案的6天压减到3天半,将应急抗旱调度周期由9天延长至12天。

7月4日14时,小浪底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235米,黄河干流重点水库应急抗旱调度结束。12天中,黄委防御局先后向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发出水旱灾害防御电报11次,调整两座水库下泄流量13次。其间,小浪底水库共下泄水量26.51亿立方米,各灌区基本实现能引尽引、应灌尽灌。河南、山东省合计引水量11.66亿立方米,相当于引了8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比2023年同期多3.39亿立方米,旱情基本解除。

正是这样强化极限思维、超前谋划、滚动研判,不断调整水库调度方案,黄委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应急抗旱调度答卷,实现了抗旱保供、腾库迎汛、生态补水等既定目标。

精细用好每处水源

“水来啦!”烈日当头,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大门寨村的玉米田里,村民王大爷看着黄河水沿着田间沟渠流进农田后兴奋地喊道。一行行黄色麦茬间,原本萎靡不振的玉米苗仿佛瞬间被“激活”,挺直了腰杆。“多亏了李寨闸给我们引来的黄河水,活水救活田,咱的玉米有救了,收成也有指望了!”王大爷说。

这一幕正是应急抗旱调度期间,黄委各级河务局、涵闸管理部门下好一盘“调度棋”、算细一本“节水账”,及时增量引水为农作物“解渴”的缩影。

“旱情发生时,赵口引黄闸正处于拆除重建尾期,为给灌区及时供水,赵口闸于6月15日提前进行通水验收,开闸引水,目前已灌溉面积2万余公顷。”6月27日,黄委应急抗旱调度工作组成员杨健告诉记者,经过改建,赵口闸自流引水能力增强,黄河流量在500立方米每秒以上可完全满足灌区用水需求。

黄委防御局调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急抗旱调度期间,河南段31座、山东段48座引黄涵闸可实现自流引水。

黄河水、本地水,旱情当下要用好每一滴水。在加大涵闸引黄供水力度的同时,各级河务部门纷纷协调地方相关单位进入应急联动状态,实行计划供水、有序供水、科学供水;成立水资源监督专班,通过“四不两直”、飞检等方式不定时开展引水督查,确保专水专用、高效利用。

“以前浇水,完全凭感觉。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智能需水预测系统,我按照预报结果来浇水,既能保证庄稼‘喝’饱,又能省下不少水。”滨州小开河灌区农民张大爷站在自家地头上,看着汩汩水流顺着垄沟流进田间,脸上满是笑意。

张大爷所说的智能需水预测系统,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中心研发。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农田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等,并结合气象数据,精准预测作物需水量。该系统在人民胜利渠灌区、位山灌区、小开河灌区等地投入运用后,让农田灌溉告别了“大水漫灌”,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7月6日至7日,随着一场广泛的“喜雨”,黄河中下游旱情迅速缓解,应急抗旱工作宣告胜利。黄河人不负所托,实现了黄河流域“大旱之年无大灾”,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作者: 刘丛    责编: 郑梦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