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强化依法管河 绘就绿色华章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两周年纪实

强化依法管河 绘就绿色华章——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两周年纪实

【字体:      】     打印      2025-04-03 09:57      来源: 黄河网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保护母亲河有了更坚实的法治支撑。两年来,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认真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立足自身职能,统筹流域监督管理和水土保持业务,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续两年获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甘肃省“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交出了一张守护黄河流域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扛牢法治担当 维护河道良好水事秩序

两年来,西峰治理监督局把握黄河保护法实施契机,开展多项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

深化落实黄河保护法,严格查处侵占河道、违规取水等违法行为。该局根据授权范围开展黄河宁夏段、泾河宁甘段河道管理范围内水行政执法工作,积极开展“河湖专项检查”“清河行动”等,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稳步推进与宁夏沿黄各市形成“流域管理+行政执法+刑事打击+检察监督+司法审判”协同共治格局。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进出,2024年黄河银川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该局强化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加强生态流量监管,保障黄河干流、重点支流和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实现辖区140个取水口监督检查全覆盖。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园区零排放 节水可交易”入选2024年中国节水十大典型案例。

持续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管。该局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宁夏、内蒙古和甘肃(陇东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全过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成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

丰富普法内涵,完善“党建+普法”“水利文化+普法”新模式。在日常管理与执法工作中,该局积极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进单位、进企业、进工地等“法律十进”活动,充分利用与地方业务工作联系、会议等活动契机,向沿黄地区政府机关或有关建设单位、取用水单位宣传水法规和治黄理念,使公众知法懂法,自觉依法开展水事活动。

擦亮法治底色 推进生态治理绿色发展

两年来,西峰治理监督局持续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承担的国家级重点防治区21个县(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为区域水土保持率核定和水土保持考核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

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该局扎根黄土高原沟壑区,持之以恒在水土流失规律、生态水文、综合治理模式、优良植物引种试验示范、水土保持效益观测等领域开展水土保持科研。2024年,积极争取承担水利部、黄委、上中游管理局及甘肃省科研课题16项,与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协同提升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

统筹推进水土保持碳汇基础研究工作。该局首创编制并发布《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方法学》,建成黄土高原沟壑区首座碳通量塔,自主开展野外调查采样、碳汇量核算等工作。2024年10月,该局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在陕西西安签约,完成水利部直属单位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第一单,通过“好水土”换来“绿钞票”。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该局积极到甘肃、宁夏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和淤地坝安全调研,认真履行黄委花果山水库和直管淤地坝安全运行监管职责,加强防汛责任落实,强化“四预”措施,增强抵御洪水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丰富法治内涵 传承保护弘扬黄河文化

如春风吹拂,似阳光普照,法治文化带来的内在变化,正在大河之畔悄然发生。

两年来,西峰治理监督局建成西峰黄河文化展馆,深入推进黄河水保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保护利用;组织摄制文化宣传片《华茂高原》;出版《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研究》,收录该局近20年科技成果和论文;积极开展水利廉洁文化研究,充分发挥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南小河沟”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成法治宣传长廊、科普宣传画廊等,一体推进黄河文化建设。

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全面推动落实国家江河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西峰治理监督局将持续推动黄河保护法走深走实,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以服务黄河保护治理为己任,为建设幸福黄河、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作者: 郝玉东    责编: 范江涛 刘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