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解读《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下游大堤历史悠久,随着河道变迁,经历代不断修建而成。目前,下游临黄大堤总长1371.2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黄河不决口,按照各个时期河道淤积情况,本次规划前,已对黄河下游大堤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加高培厚。之后,随着河床的淤积抬高,“九五”期间有计划地对堤防进行了加高帮宽。除堤防加高帮宽外,还采用放淤固堤、前后戗、锥探压力灌浆等措施对堤防进行了加固。
一、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继续建设的紧迫性
通过三次堤防加高和“九五”期间建设,在2015年前,下游堤防高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堤防加固的进度较慢,致使黄河下游堤防质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堤身质量差
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受当时技术、设备和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用料不当、压实度不够,填筑质量不一等问题。地质勘探断面显示,不连续的薄层结构非常明显。
(二)堤身裂缝多,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多
由于大部分堤防长期不临水,使堤防仅有的少量不均匀粘土形成大量纵横裂缝。
长期以来獾狐、鼠类等动物在堤防上打洞,造成堤防上洞穴众多,每年堤防检查都发现几十处獾洞,鼠洞更是到处可见,在堤身内还有人为挖的战壕、防空洞、藏物洞、墓坑、树坑等空洞。洞穴及空洞较为隐蔽,威胁较大。
(三)堤基老口门多,近堤坑塘多,基础薄弱
黄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加之历史决口改道,黄河下游堤基复杂,多种堤基并存。下游堤基多为沙性土,透水性强,易形成管涌等渗透变形,严重破坏了堤基的整体稳定性。
(四)部分堤段堤顶宽度不足,临河堤坡较陡
黄河下游堤防有50%以上的堤段堤顶宽度为7~10米,严重不满足现代抢险交通需求。部分堤段临河侧边坡不满足抗滑稳定需求。
(五)继续建设的急迫性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黄河大洪水期间,在堤防的背河侧常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险象环生。
“96·8”洪水期间,堤防出现裂缝5280米,渗水40383米,较大管涌群8处,其中河南封丘荆隆宫堤段在距背河堤脚约300米处发现管涌。对堤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003年9~10月,黄河流量仅2500立方米每秒左右,兰考蔡集控导工程附近生产堤决口,兰考、东明约40 公里堤防临水,偎堤水深1.7~4.9米,造成临河堤坡脚滑塌、背河渗水、管涌等严重险情。全线背河侧均出现大范围的明水区。
黄河下游临黄大堤是黄淮海平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屏障。除堤防本身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外,部分河段河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二级悬河”严重,堤沟河较多,当发生大洪水和中常洪水时,仍有“横河”、“斜河”直冲、顺堤行洪淘刷堤防,稍有不慎,仍有可能“冲决”、“溃决”堤防。为确保大堤防洪安全,保障黄淮海平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急需进行标准化堤防建设。
二、堤防设计标准及设计流量
根据黄河堤防保护区经济社会状况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黄河下游堤防为1级,需要说明的是,黄河下游堤防保护范围及保护对象远远超过《规范》规定的上限,堪称超级堤防。设防流量仍按国务院批准的防御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考虑到河道沿程滞洪和东平湖滞洪区分滞洪作用,沿程主要断面设防流量为:夹河滩21500立方米每秒、高村20000立方米每秒、孙口17500立方米每秒,艾山以下11000立方米每秒。
三、堤防加固
(一)加固措施
黄河下游堤防曾经采用过放淤固堤、后戗、前戗、压力灌浆,以及截渗墙等加固措施。
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放淤固堤优点最为明显:一是可以显著提高堤防的整体稳定性,有效解决堤身质量差问题,处理堤身和堤基隐患;二是较宽的放淤体可以为防汛抢险提供场地、料源等;三是从河道中挖取泥沙,有一定的疏浚减淤作用;四是淤区顶部营造的生态林带对改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五是长期实施放淤固堤,利用黄河泥沙淤高背河地面,淤筑“相对地下河”,可逐步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同时该措施已受到沿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规划选定放淤固堤为下游堤防加固的主要措施。
(二)加固断面
黄河发生大洪水时,在堤防的背河侧常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如果抢护不及,就可能导致堤防“溃决”,造成重大灾难。根据历史险情调查资料统计,背河堤坡发生渗水、滑坡和漏洞的具体位置有很大的差别,渗水位置一般低于临河水位2米左右,漏洞位置最高时接近临河水位。背河堤脚以外发生渗水、管涌、陷坑,一般集中在距堤脚100米范围以内,最远的曾在堤脚200米以外。
为了基本覆盖背河地面经常出现险情的范围,保证堤身背河侧不再发生漏洞、滑坡等,结合黄河建设相对地下河的要求,近期规划放淤固堤宽度为100米,高度比设计洪水位低2~3米。在淤背体的边坡和顶部用壤土进行包边盖顶,厚度为0.5米。
(三)淤区顶部措施
为防止淤区引起的风沙和改善黄河河床泥沙引起的风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为防汛抢险提供料物,在淤区顶部营造生态林带。
四、堤顶宽度、堤防边坡、堤顶道路
(一)堤顶宽度
黄河下游临黄堤防不仅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汛抢险的交通要道。
黄河下游堤防堤顶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到堤身稳定要求、防汛抢险、工程正常运行管理等需求因素。确定堤顶宽度的原则是: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防汛抢险交通及工程正常运行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防汛抢险的手段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以人工为主逐渐向以机械为主发展,在以后的防汛抢险中,将以机械化为主。但是,由于机械化抢险的车型大,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宽度的通行道路,否则其优势将难以发挥。目前,在大多数河段黄河大堤是唯一能够到达堤防出险地点的交通道路,所以堤顶的宽度必须满足抢险机械和抢险料物运输的交通要求,并充分考虑会车、调头等因素。尤其是抢险料物运输,满载料物的车辆一般较宽,达4~5米,往往是一车挡道,万车难行,影响整个抢险交通。
为满足抢险交通的需求,并考虑工程管理因素,黄河下游一级堤防堤顶的宽度拟定为12米。
(二)临河侧和背河侧边坡
根据稳定分析,临河侧和背河侧边坡均为1∶3。
(三)堤顶道路
黄河下游雨汛同季。遇到雨天,不硬化的堤顶,泥泞难行,不仅难以保证防汛抢险的交通需要,车辆通行也破坏了大堤堤顶,还会对大堤安全构成威胁,亟须改善。小浪底水库建设前,黄河下游堤防一直通过加高和河床淤积抬升赛跑,堤防频繁加高时硬化路面处理较难。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其拦沙减淤作用,使2015年以前堤顶高度基本满足要求,为堤顶道路硬化创造了好的条件,堤顶道路硬化后可以利用较长的时间。
本次规划将1级堤防堤顶道路参照3级公路路面硬化,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
五、防浪林
在洪水期间,黄河下游河道水面开阔,风浪对堤防的破坏相当严重。此外,由于过去黄河堤防历次加高和培厚多在临河一侧取土,在临河大堤堤根附近形成了低洼地带及堤河,尤其是近年来 “二级悬河”局面加剧,增大了顺堤行洪的可能性。同时,洪水漫滩后,风浪对大堤的冲击和冲刷严重,狂风掀起大浪,堤身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防浪林带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浪对堤防的破坏,减少堤防的防汛压力;二是在洪水漫滩后,能够有效地消耗水流能量,减缓顺堤行洪的流速,减轻水流对堤防的直接破坏;三是能够有效地缓流落淤、加快沿堤低洼地带的淤积抬高,使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不利局面得以改善;四是能够为黄河防汛提供较好的抢险料物。2003年华西秋雨期间,菏泽东明滩地进水,偎堤水深4~5米,当时受大风影响,没有种植防浪林的堤段临河堤坡淘刷严重,经过抢险才得以控制;而种植了防浪林的堤段,临河堤坡受到的影响很小。
本次规划在临河种植防浪林,根据消浪计算,高村以上防浪林带宽度为50米,高村以下为30米。
六、规划工程安排情况
扣除沁河口以上堤段以及达到加固标准的堤段,规划加固堤段长1273公里,帮宽堤段长1193公里,修建堤顶道路长1324公里,种植防浪林带长912公里,近期全部完成。
按照上述措施,加固后的堤防,在防浪林辅助下,构成下游防洪安全保障线;由硬化完成的堤顶道路,在上堤道路的辅助下,形成抢险交通线;由淤区顶部适生林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景观线。黄河下游堤防抗洪能力达到国家设计标准的要求,在河道整治工程配合下,加上沿河军民的严密防守,保证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不决口,保障黄淮海平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发挥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致使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摆动剧烈,不断淤积升高。河势游荡摆动极易在洪水时发生“横河”、“斜河”,直冲临黄大堤,可能造成堤防被冲决,也冲毁滩区群众的村庄、土地。为了减少“横河”、“斜河”直冲大堤的机遇和滩区群众村庄、滩地被冲毁的机遇,需要依赖完整的河道整治工程,稳定河势。
一、河道整治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民治黄以来,在充分利用险工的基础上,自下而上修建控导工程进行河道整治,险工和控导工程相互配合,共同控导河势。险工是指紧邻大堤修建的丁坝、垛、护岸(统称坝垛),是历史上堤防抢险的产物,主要保护堤防安全,与控导工程共同控制河势。控导工程是在滩岸前沿修建的坝垛工程,主要是控导河势。险工属于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规划,以下主要指控导工程。黄河下游共有控导工程205处,坝垛3887道,工程长度351公里。这些工程发挥了控制河势,缩小主流游荡范围,减少“横河”、“斜河”发生的几率,减轻了冲决大堤的危险。
河道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黄河下游高村以上宽河段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游荡不定,一旦流势突变,可能造成堤防“冲决”。该河段长度仅占下游的34%,淤积量却占下游的50%~60%,河势变化频繁,整治河道、稳定河势的难度很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设了一部分工程,对减少主流游荡范围,减少“横河”和“斜河”的机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目前该河段布点工程还没有完成,已建工程长度不足,整治工程不配套、不完善,还不能有效控制河势,主流仍然游荡多变。
目前高村以下河段河势已得到基本控制,近十余年在长时间小流量作用下,造成局部河段河势上提下挫,塌滩形成新弯、工程脱溜等不利局面。
部分控导工程是在抢险的基础上修建的,极不规则,不能适应河道整治的需要,同时由于近年来黄河下游水沙条件的变化,有些河段工程平面布局不合理,影响导流效果。
随着河道的不断淤积抬高,现有控导工程部分顶部高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据统计,下游控导工程3887道坝垛中,高度不足的坝垛2000道左右,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根石是坝垛的基础,它是经水流冲淘坝基及时补充块石等料物形成的。一般来说,根石深度达到9~12米,坡度达到1∶1.5左右较为稳定。目前大多数工程普遍存在着根石坡度陡、深度浅、工程自身稳定性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稳定要求。
二、整治方案及规划治导线
在黄河下游河道整治过程中,曾实施过湖渠化治理、江洲治理(麻花型治理)和弯曲型治理等方案。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微弯整治在窄河段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宽河段也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规划期间,又对微弯整治方案和对口丁坝整治方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实施的微弯整治方案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次规划仍然采用中水流量微弯型整治方案,即在河道凹岸修建工程,控导主流,稳定河势。
整治流量是整治河道的控制流量,是确定整治线、整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黄河下游河道继续采用中水流量整治。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来水来沙明显减少,河槽淤积发展迅速,平滩流量由1985年以前的6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减小到2000~3000立方米每秒。由于主槽流量减小,易出现小水坐湾,出险几率增加。规划采用苏联马卡维也夫法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下游造床流量分析,500~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级出现的频率大,且一般为清水冲刷,造床作用大;2500~3000立方米每秒水库排沙,含沙量大,造床作用也大;3500~4000立方米每秒水库为敞泄排沙,水流动能大,造床作用强烈。综合考虑平滩流量及造床流量分析结果,结合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演变特点和水沙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小浪底水库的初期调水调沙运用,本次规划将整治流量由原来的5000立方米每秒调整为4000立方米每秒。
据此,利用小浪底水库建成后的水沙条件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计算,对宽河段治导线进行了修订。治导线修订的重点在东坝头以上河段。本次规划将排洪主流带宽度由原来的2.5~3公里缩窄为2~2.5公里,东坝头以上河段的整治河宽由1200米减少为800~1000米,并对河湾要素进行了调整。修订后的规划治导线主要参数如下:白鹤至花园镇整治河宽为800米,花园镇至高村1000米、高村~孙口800米、孙口至陶城铺600米。排洪主流带宽度为2~2.5公里。以现状河势和充分利用现状工程为基础,在陶城铺以上布置了节点工程69处。
三、河道整治工程布设
根据规划治导线和水沙条件的变化情况,为了控制河势,按照“控导主流,因势利导,以坝护弯,以弯导流”的原则布设工程。
黄河下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可分为凸出型、平顺型和凹入型三种型式。其中凸出型和平顺型工程由于不能控制流向,因而其控导河势的效果较差,而凹入型工程不但能适应不同的来溜方向,而且导溜送溜能力强,能很好地控制河势,因而是比较理想的平面布置型式。规划控导工程按凹入型布置,遵循“上平、下缓、中间陡”的原则,同时有计划地改善一些凸出型和平顺型的型式。
根据水流变化特点,同时要考虑工程处的河势条件,同一河湾工程的不同部位要布置不同的整治建筑物。丁坝挑流能力强,一般布置在弯道的中下段;垛迎托水流,消减水势作用较大,一般布置在弯道上部,以适应不同的溜势;护岸一般修在两垛或两坝之间,防止正溜或回溜淘刷,危及坝垛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平面布置时,一般上段布置垛,中下段布置丁坝,个别地方辅以护岸。对于现有工程已偏离治导线,影响到工程控导河势的能力,在改建时应根据治导线来重新确定工程位置线,按照新工程位置线来改建工程。
四、控导工程设计标准及主要结构
控导工程设计标准:陶城铺以上控导工程坝顶高程按2000年4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加超高1米确定,陶城铺以下按滩面平均高程加0.5米确定;陶城铺以上河段平均稳定冲刷水深为12米,陶城铺以下为9米。
黄河下游现有整治工程多数为土石结构,通常采用土坝体外围裹护防冲材料的型式。一般分为坝体、护坡和护根三部分。土坝体一般用壤土填筑,护坡用块石抛筑,基础护根用块石、铅丝笼、柳石枕、混凝土四脚体抛筑,经多次抢险加固后逐步达到稳定。工程由连坝和坝垛构成,连坝为土体结构,丁坝由土坝体及裹护体组成,平均坝长100米。土坝体顶宽15米,边坡1∶2;裹护体顶宽1米,内坡1∶1.3,外坡近期1∶1.5,远期达到1∶2.0。为增强抗冲能力,裹护体材料采用散抛石、铅丝笼及混凝土四脚体。
河道整治工程修建时应充分考虑下游河道演变的特点,加强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研究,多建不抢险坝或少抢险坝。规划中为了减少出险次数,除继续采用传统的土石结构外,在控导工程新建、续建结构中增加了少抢险坝的比例,主要是混凝土桩坝等。
五、规划工程安排
规划将高村以上河段作为河道整治的重点,主要是完成布点工程,完善已有工程,使河势得到基本控制。规划下游近期新建续建控导工程工程98处,长度156.7公里,其中高村以上53处,长度111.4公里;高村以下45处,工程长度45.3公里。
为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控导河势、保护堤防安全的作用,规划对不满足防洪要求的控导工程进行全面加高、改建加固,提高工程自身的抗洪能力。规划近期完成控导工程加高加固177处、坝垛3669道;远期加固控导工程202处、坝垛4618道。
规划工程实施后,河势变化较大的高村以上河段河势将得到有效控制,高村以下河段河势控制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明显减少“横河”、“斜河”形成的几率,有效防止主流直冲大堤的状况,减少主流直接冲毁村庄和滩地的情况,并提高引黄取水的保证率。
构建水沙调控体系 调水调沙
针对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性,建设水沙调控体系,利用水沙调控体系将水沙过程重新进行塑造,改变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自然状态,使之尽量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减少河道淤积,并恢复和维持中水河槽行洪排沙能力。
一、调水调沙,减少河道淤积,恢复中水河槽行洪能力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以后,具备了调水调沙的工程条件。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进行了调水调沙。2002~2004年,相继开展了三次不同模式的调水调沙试验,以后进行了五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
八次调水调沙,实现了黄河下游河道主槽的全线冲刷,恢复了主槽的行洪输沙能力,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成功地塑造人工异重流并实现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提高了水库排沙比,减少了库区泥沙淤积,深化了对河道、水库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宝贵经验。
今后要把调水调沙作为处理黄河泥沙、减轻河道淤积的一项战略措施,以小浪底、三门峡、陆浑、故县等现有水库为基础,不断完善水沙调控体系,针对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水库蓄水淤积及下游河道淤积情况,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水库调水调沙,减轻水库及下游河道淤积,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塑造并维持黄河下游中水河槽,逐步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
二、水沙调控体系布局
水沙调控体系主要由已建的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和规划的碛口、古贤、黑山峡水库7座骨干工程,以及支流已建的陆浑、故县水库和规划河口村、东庄水库组成。鉴于洪水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而水量主要来自上游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水库群组合联合运用,形成上游干流骨干水库群及中游干支流骨干水库群两个子体系。
对于中游水库群,利用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等干支流水库的防洪库容调节洪水,有效削减超过下游堤防设计标准的洪水;利用碛口、古贤、小浪底等水库拦沙库容拦减泥沙,大幅度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减缓河道淤积,降低潼关高程;利用以小浪底、古贤为核心的中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恢复、塑造并维持下游河道4000~5000立方米每秒的中水河槽,长期减轻下游河道淤积,降低并尽量维持潼关高程。
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骨干工程组成上游水量调控子体系,黑山峡水库对龙羊峡、刘家峡反调节,调水调沙,恢复和维持内蒙古河道中水河槽行洪排沙能力,并为下游水沙调控体系调水调沙提供动力;调节凌汛期径流过程,控制造成凌洪灾害的凌汛期槽蓄水量。
中游支流泾河东庄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对渭河下游防洪减淤具有重要作用。
三、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意见
针对黄河防洪减淤存在的问题,规划近期加强古贤水利枢纽、河口村水库、东庄水库前期工作,继续深化黑山峡河段工程的前期论证;近期建成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和东庄水库;远期2025年以前建成古贤水利枢纽、东庄水库,并适时开工建设黑山峡水利枢纽。
(一)黄河古贤水利枢纽
1.建设的必要性
2000年正式投入运用的小浪底水库,利用拦沙库容拦沙100亿吨,并且利用拦沙期较大的库容和正常运用期10亿立方米库容长期调水调沙,在拦沙期内,使下游河道减淤相当于20年的淤积量76亿吨,萎缩的中水河槽泄洪排沙能力恢复到4000~5000立方米每秒。拦沙期完成以后,由于小浪底水库长期调水调沙库容所限,每年只能减少下游河道淤积0.4亿吨,下游河道每年还要淤积2.6亿~3.0亿吨,中水河槽逐步萎缩。
从2004年以后的调水调沙,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成功地塑造人工异重流排沙出库,目的是真正实现水沙同调,塑造适合河道泄洪排沙的水沙过程。由于万家寨、三门峡水库提供的动力不足,出库泥沙虽然逐次提高,但仍然偏少。究其原因,一是两座水库的库容偏小,蓄水量十分有限;二是万家寨水库距三门峡水库太远,联合精确调度难度较大。这说明仅靠万家寨、三门峡水库还难以满足为水库联合调水调沙增加后续动力的要求。
从减缓下游河道淤积和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动力两个方面看,均急需兴建古贤水利枢纽。若古贤水库及时投入运用,还可以更好地实现1+1>2的减淤效果。
2.古贤水库的作用
规划的古贤水库位于黄河北干流河段下段,上距碛口坝址235.4公里,下距壶口瀑布10.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可以控制河龙区间的全部洪水和入黄泥沙9.38亿吨(约占全河泥沙的59%)。水库总库容15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8.5亿立方米,拦沙库容104.5亿立方米。利用古贤水库拦沙和以小浪底、古贤水库为主联合调水调沙, 2020年以后60年,下游河道每年淤积量由2.6亿~3.0亿吨减少至0.9亿~1.2亿吨,基本维持中水河槽过洪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可以减少禹门口至潼关河道淤积量54亿吨,相当于该河段52年的淤积量,可使潼关高程降低1.5~2米,潼关高程降低,对渭河下游治理具有巨大作用。水库运行还与小北干流放淤配合,塑造高含沙水流,实现有计划的人工放淤。该水库还可以减轻三门峡水库淤积。
(二)沁河河口村水库
小浪底水库至花园口区间流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目前还有2.7万平方公里(小浪底、陆浑、故县至花园口区间)没有水库工程控制,无控制区百年一遇和千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12900立方米每秒和20100立方米每秒;考虑该区间以上来水经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座水库联合调节运用后,花园口百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达15700立方米每秒和22600立方米每秒。由于该类洪水上涨速度快,预见期短,将使长期不临水的黄河下游大堤迅速高水位临洪,对堤防安全威胁较大。
规划的河口村水库位于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五龙口以上约9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占无控制区面积的37%。水库总库容3.47亿立方米,长期有效防洪库容2.39亿立方米。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改善生态。
水库建成以后,与小浪底、三门峡、陆浑联合防洪运用,可减少黄河下游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量0.5亿~2.3亿立方米,削减花园口洪峰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进一步减轻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对沁河下游,可将小董站百年一遇洪峰流量由711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4000立方米每秒,设防流量的重现期由二十五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减轻沁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此外,与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运用,实现小浪底水库下泄水流和伊洛沁河来水在花园口“对接”,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
(三)泾河东庄水库
在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由于原设计对泥沙问题估计不足,三门峡库区淤积,潼关高程迅速升高,造成渭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防洪形势陡然严峻。之后,对三门峡水库泄洪设施进行了两次大的改建,泄洪规模扩大了两倍,运用方式逐步改变。
东庄水库位于泾河峡谷段出口以上约20公里,距西安市90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32万平方公里,占泾河流域面积的95.1%,占渭河华县站流域面积的40.6%,水库的开发任务是防洪、减淤和改善生态。水库总库容30.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3亿立方米,拦沙和调水调沙库容22.0亿立方米。
东庄水库建成后,可控制调节以泾河来水为主的常遇洪水,还可以对泾、渭河洪水遭遇进行控泄或错峰,降低渭河下游洪水流量。通过水库拦沙减淤和调水调沙,一定时期内可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减轻渭河下游的防洪压力。
(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后,平均每年将约50亿立方米的水量调节至非汛期利用,造成进入平原河道的中常洪水流量减小,含沙量增加,黄河水沙关系更不协调,加上近年来经济社会用水增加和黄河来水偏枯,使黄河干流内蒙古河道由微淤河道转变为急剧淤积性河道,中水河槽泄洪排沙能力由2500~3000立方米每秒萎缩至1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与此同时,使冬季结冰的槽蓄水量大幅度增加,内蒙古河段防凌形势陡然严峻。
如果在黑山峡河段下段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可以达到114.8亿立方米,对龙羊峡、刘家峡反调节,调水调沙,恢复和维持内蒙古河道中水河槽行洪排沙能力,并为下游水沙调控体系调水调沙提供动力;调节凌汛期径流过程,控制造成凌洪灾害的凌汛期槽蓄水量。
四、水沙调控体系运用原则
对于中游洪水泥沙调控子体系:中游干流骨干工程正常运用期汛期出库水流含沙量比较大,支流陆浑、故县、河口村水库水流含沙量较小,将小浪底水库与支流水库出库流量对接,形成比较适合下游河道排沙的水沙过程。四个干流水库集中塑造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沙过程,尽量使之成为适合下游河道排沙的水沙过程。
对于上游水量调控体系:黑山峡水库对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反调节,解决内蒙古河段现状存在的中水河槽淤积萎缩问题,并为下游河道减淤水沙调控体系的干流工程调沙提供动力。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
黄河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自然特性,这一特性在黄河下游、小北干流河段和渭河下游得到充分体现,是上述河段河道淤积抬升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是黄河区别于国内外其他大江大河的基本水沙特点。1950~1998年下游河道共淤积泥沙92亿吨,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河床普遍抬高了2~4米,高出背河地面4~6米,局部河段高出10米以上。1996年8月,花园口站洪峰流量7600立方米每秒,其水位比1958年的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还高0.91米。中水河槽淤积严重,“二级悬河”加剧,防洪形势严峻。
随着工农业用水的大幅度增加、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调节以及气候因素造成的天然水量变化,使1986年以来黄河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水量、沙量大幅度减少,且水量减少幅度大于沙量减少幅度。二是黄河汛期径流减少更多,汛期径流占全年水量比例减小。三是黄河中下游中常洪水量级变小。四是黄河中下游汛期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的含沙量总体呈上升态势。黄河中下游的水沙关系更加不协调,水沙关系更趋恶化,河道状况将继续恶化。
小浪底水库是黄河防洪减淤体系的重大战略工程,利用水库拦沙库容可拦减泥沙100亿吨,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50年可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6亿吨,相当于黄河下游河道20年的淤积量。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运用以来,由于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至2008年汛前下游利津以上河道累计冲刷泥沙15.90亿吨,下游河道主槽行洪输沙能力不断得到恢复,最小平滩流量已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3800立方米每秒。但按照设计条件小浪底水库持续淤积在2014年前后结束,之后水库有冲有淤逐渐形成高滩深槽,调水调沙库容减少,仅靠小浪底水库,难以满足协调黄河下游水沙关系的要求,下游河道很快又将陷入大幅度淤积抬高的被动局面,中水河槽严重萎缩。因此,泥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所在,除控制洪水外,更重要的是要妥善处理和利用泥沙,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结多年来的治黄实践经验,处理和利用泥沙的基本思路是“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放”主要是在中下游两岸利用有利地势引洪放淤处理和利用一部分泥沙。
一、小北干流放淤场地的优越性及放淤目标
(一)小北干流放淤场地的优越性
以往在黄河中下游规划过五处放淤地区,分别为黄河下游原阳至封丘、东明、台前的背河洼地、黄河中游的小北干流(指禹门口至潼关河段,下同)两岸滩区、温孟滩区。
黄河下游的三处背河放淤区占用面积较大,放淤厚度较薄,放淤量有限,且居住群众较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已不具备放淤条件。温孟滩区上段近年已改为小浪底库区移民安置区,放淤难度较大。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长度132.5公里,在以往历次放淤规划中,均将该河段作为有效处理泥沙的放淤堆沙场地。目前两岸滩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耕地60多万亩,沼泽、沙荒地约30万亩,居住人口约8万人,主要集中在朝邑滩的中下部,以及连伯滩、永济滩、新民滩等大滩靠近高岸的边缘部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与上述四处相比,放淤场地条件较好。
小北干流正处于晋陕峡谷的出口至潼关之间,处于三门峡水库上游,对其放淤不仅可以减缓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减轻小浪底、三门峡水库淤积。与上述四处相比,放淤作用相对较大。
(二)小北干流放淤的目标
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颗粒泥沙占来沙量比例为20%,占河道淤积量比例为49%,占中水河槽淤积量比例69%。粒径大于0.1毫米的粗颗粒泥沙占来沙量比例为4%,占河道淤积量比例为19%,占中水河槽淤积物比例36%。可以看出,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颗粒泥沙是黄河下游中水河槽淤积量的主体。三次调水调沙试验表明,通过塑造人工异重流,可以将细颗粒泥沙排出水库并入海。因此,小北干流放淤的目标是“淤粗排细”,尽可能多地放淤粒径0.05毫米以上的粗颗粒泥沙。
二、小北干流放淤的规划方案及战略地位
按照全面规划、近远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对小北干流放淤进行两个方案分析。
一是在小北干流河道两岸修建放淤闸、围格堤、退水闸等工程,实施无坝自流引洪放淤,尽快发挥放淤效益,同时为将来实施有坝大放淤方案积累经验,探讨解决有坝大放淤的重要技术问题。小北干流无坝放淤的放淤量约10亿吨。
二是在禹门口河段修建水利枢纽壅高水位,两岸各修建一条输沙干渠,自上而下逐步修建放淤闸、围格堤、退水闸等工程,实施有坝放淤。禹门口河段水利枢纽库容较小,主要起壅高水位的作用,水沙调控能力较弱,利用古贤水利枢纽塑造适合放淤的水沙条件,实施有计划的有坝放淤,放淤总量可达140亿吨。
由以上看出,小北干流最终放淤量达140亿吨,比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的拦沙量还大,可见小北干流放淤对处理黄河泥沙、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小北干流放淤试验
小北干流放淤的核心是淤粗排细,尽量多地淤积粗泥沙,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地淤积粗泥沙,有很多重大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怎样多引粗沙,怎样分选泥沙使进入淤区的粗沙比例更大,如何多淤粗沙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4年在连伯滩开始了放淤试验。
连伯滩放淤试验工程位于黄河小北干流上游左岸,河津市阳村乡,黄淤65~67断面之间,下接万荣西范工程。工程主要包括放淤闸、输沙渠、弯道溢流堰、淤区及退水闸五个部分。
按照有利于多引沙特别是多引粗沙、靠流条件较好、有利于引水闸工程布设和施工的原则,放淤闸选择在小北干流左岸小石嘴工程1号坝附近,上距龙门水文站约8.7公里。放淤闸工程设计考虑了多引粗沙的要求。
输沙渠上与放淤闸、下与淤区衔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淤粗排细效果,在输沙渠上增加布置了两个弯道溢流堰。输沙渠长2.63公里,自小石嘴沿汾河口工程上段背河侧至大裹头,按加大流量108立方米每秒设计。
弯道溢流堰是实现淤区淤粗排细效果的第二道工程措施,为了研究其分选泥沙的效果,分别按2.5倍、4倍渠宽设置两个弯道溢流堰。
淤区沿汾河口工程背河侧,自大裹头至汾河口工程25号坝,长8.7公里,平均宽度为0.64公里,淤区总面积约为5.5平方公里,为了研究不同淤区形式的淤粗排细效果,通过一横一纵格堤将整个淤区分成3部分。三个条池长度分别为4.5公里、8.6公里、4.1公里,平均宽度均为320米。
退水闸位于淤区末端的汾河口工程25号坝下端,与万荣西范工程相连。为实现拦粗排细效果,退水闸采用叠梁门,叠梁高度0.3米。
试验工程于2004年7月上旬建成,7月26日~8月26日先后进行了六轮原型放淤试验,放淤净历时近300小时。据分析,六轮试验总引水量约6670万立方米,引沙量约600万吨,总放淤量约440万吨。根据原型试验,初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随着对调度方案不断跟踪修正,淤区淤积物中大于0.05毫米的粗沙比例与进入淤区的粗沙比例相比不断提高,最后一轮提高了20%左右。
(二)弯道环流对泥沙分选具有很大作用,当弯道半径为水面宽的4倍时,经弯道分选后可使粗沙比例提高3%~5%。
(三)输沙渠采用1/2500左右的纵比降可以满足输送高低不同含沙量的要求。
规划继续开展放淤试验,加大放淤试验力度,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按照淤粗排细、尽量多淤粗沙的目标,近期完成无坝自流放淤。
四、实施意见
近期继续进行无坝放淤试验,实施无坝放淤,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使用年限,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并且加强有坝放淤的前期工作。远期配合古贤水库运行,实施有坝放淤,延长古贤水库拦沙库容使用年限,减轻下游河道淤积。
加大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现已基本查明粗泥沙难以通过水流输送入海,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贡献最大,粗泥沙主要来源于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尤其是1.88万平方公里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加大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可以使有限资金尽快发挥减沙减淤效益。
一、加大多沙粗沙区治理力度的缘由
(一)水土保持减沙效果小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沙关系恶化,下游河道在严重淤积的同时河床形态恶化。
(二)粗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量中占的比例大,且难以被水流携带入海。
二、优先治理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意义重大
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面积占黄土高原流失面积的17.5%,全部位于严重水土流失区。总输沙量、粒径0.05毫米以上、粒径0.1毫米以上的年输沙量分别占黄土高原地区输沙量的73.9%、77.2%、80.9%,是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例的4.2倍、4.4倍、4.6倍。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占黄土高原流失区面积的4.2%,粒径0.05毫米以下、0.05毫米以上、0.1毫米以上的输沙量分别占黄土高原地区输沙量的25.5%、36.8%和55.5%,分别是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例的6.1倍、8.8倍和13.3倍。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多沙粗沙区面积的23.9%,粒径0.05毫米以下、0.05毫米以上、0.1毫米以上的输沙量分别占多沙粗沙区输沙量的34.5%、47.6%和68.5%,分别是多沙粗沙区的1.4倍、2倍和2.9倍。
从以上看出,黄河下游粗泥沙主要来源于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同样的投资、投入到多沙粗沙区的见效速度相当于全区域平均投入的4.5倍,投入到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见效速度相当于全区域平均8~13倍。所以,加大多沙粗沙区治理力度时,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治理,能够使下游河道减淤见效的速度最快。
三、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一)措施配置思路
黄土高原地区可划分为水土流失治理区、预防保护区和监督区。其中,水土流失治理区又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等九个类型区,按照各区特点,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多沙粗沙区和其中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黄河下游泥沙和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搞好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但可以较快地减少入黄粗泥沙,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延长水库拦沙库容和小北干流放淤淤沙容积的使用年限,还能够有效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在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多沙粗沙区,开展沟道坝系工程(淤地坝)建设,是减少入黄泥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措施。据分析,现状沟道坝系工程减沙占水利水保措施总减沙量的70%以上。另外,沟道建坝后,随着泥沙淤积,侵蚀基准面抬高,防止了沟道进一步下切和沟岸坍塌,从而稳定沟坡,减少沟道侵蚀,长期减少入黄泥沙。淤地坝将水沙就地拦蓄,变荒沟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增加良田面积,根据实测资料,坝地一般亩产达250~300千克,高者可达500千克,是坡耕地的5~10倍,距坝地较近群众逐步自发搬移至坝地附近居住,耕作、饮水、交通的条件大大改善。有坝地以后还可以减轻坡地压力,为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创造条件。另外,在坝地下游还可以发展小片水地、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及生态用水不足。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布置的思路是,坚持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以沟道坝系工程为主,林草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合理配置。
(二)沟道坝系工程布置及标准
沟道坝系工程,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骨干工程、中小型淤地坝合理配置,主要分布在多沙粗沙区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重点支流,涉及七省(区)26个地(盟、市)的118个县(旗、市)。按照能够基本拦蓄洪水和泥沙、保证淤地坝和小水库安全运行的要求,治沟骨干工程的设计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淤积年限20年,其规模一般为坝高20米以上、单坝库容100万立方米左右。
(三)坡面治理配置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林和人工种草、生态修复等。
1.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坡耕地改造、修筑沟坝地、兴修小片水地和引洪漫地。农田基本建设具有保持水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退耕还林(草)、发展经济等重要作用。预测近期该地区农业人口为7367.6万人,按人均粮食380千克的基本自给水平计算,全区农业人口粮食总需求量为280亿千克。按照多年平均基本农田的粮食亩产220千克计算,近期约需要基本农田12718万亩,在现有970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配置。
2.水土保持林和人工种草
林草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林草植被建设要充分考虑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的实际,结合区域水资源条件安排生物措施。
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大致分为草原植被带、灌丛草原植被带、乔木植被带。草原植被带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气候干旱,主要进行种草、植灌;极度干旱、人烟稀少的地区,应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灌丛草原植被带年降水量350~55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带,营造以灌木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林。乔木植被带年降水量大于550毫米,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可积极稳妥地发展乔木林。
3.生态修复
在条件适宜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封育及保护,充分发挥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修复区主要分布在重点支流的上游和坝地形成以后退出的坡地。
四、预防保护与监督
(一)监督保护
黄土高原地区监督区总面积为19.74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开发区,以及工矿集中,对地表、植被破坏面积大,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被列入国家重点监督区的有晋陕蒙接壤地区和豫陕晋接壤地区,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
预防监督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大预防监督工作力度,建立起预防监督基本运作机制,建立示范工程,全面实行监督管护责任制。近期规划在开发建设区建立20个工矿区恢复治理示范点,在国家级重点监督区建立10个监督示范区。
黄土高原地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3.38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潜在侵蚀危险区、水土流失轻度地区、森林水土流失区、草地水土流失区、农业区小片林地、草地和达到小流域治理标准的地区。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区的有子午岭林区、六盘山林区,面积为2.34万平方公里。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监督管护力度,防止人为破坏,保护好林草植被,建立健全管护组织,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近期规划在黄土高原地区建立60个省级预防保护示范区、4个国家级预防保护示范区。
(二)监测信息网络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流失发展趋势及危害、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开发情况及治理效果等,为水土流失预报、水土保持公告和各级领导及时、准确、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重点治理区,着重监测小流域及沟道水文要素和水土保持设施、质量、效益;在保护区主要对植被面积、结构、总体效益和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在监督区重点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弃土弃渣位置、数量、造成危害和治理效果进行监测。
为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必须建立高起点的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网络,该网络建设要与现有水文、水土保持等机构和设施相结合。
五、规划安排
规划在黄土高原地区修建治沟骨干工程1.67万座,其中在多沙粗沙区修建1.35万座,粗泥沙集中来源区0.31万座;修建中小型淤地坝8.94万座,其中在多沙粗沙区修建7.0万座,粗泥沙集中来源区1.61万座。
规划建设基本农田面积603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2514万亩,人工种草9080万亩,生态修复面积为8670万亩。近期完成50%。
规划建设黄河水土保持监测终端站一个,中心站一个,省级监测站七个;在重点防治区域建设监测分站36个;在重点支流及黄河干流建设控制监测站40个,近期全部完成,初步形成监测与信息网络体系,并实现全面监测预报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黄河下游滩区及淹没补偿政策
黄河下游滩区面积3956平方公里,人口179.3万,耕地374.6万亩。黄河下游滩区既是滞洪沉沙的场所,又是广大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具有双重功能。1950~1997年,黄河下游河道实测淤积泥沙92亿吨,滩地淤积64.2亿吨,占70%,相当于小浪底水库设计拦沙量64%。在滩地淤积情况下,黄河下游防洪已成为大堤加高与河床淤积升高赛跑的局面,如果没有滩地淤积,大堤将建设的更高,1371公里的临黄大堤将难以进行防守。
一、黄河下游滩区遭遇的窘况
当前滩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二级悬河”发育,安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发展落后,现有政策不适应滩区发展要求,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治河矛盾突出。
黄河下游河道不仅是“地上悬河”,而且部分河段河道存在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不利态势。目前,滩唇一般高于黄河大堤临河地面3~5米。其中,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滩面横比降达1‰~2‰,而河道纵比降为0.14‰,是下游“二级悬河”最为严重的河段。由于“二级悬河”的存在,河道横比降远大于纵比降,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滩区过流比增大,更易形成“横河”、“斜河”,增加了主流顶冲堤防、产生顺堤行洪、甚至发生“滚河”的可能性,严重危及堤防安全;同时使滩区受灾几率增大,对滩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构成威胁。
滩区受淹几率高,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滩区安全建设投入又偏少,进度缓慢,安全建设严重滞后。30多年来仅完成外迁安置12.73万人,就地避洪安置村台达标的仅4.14万人。临时撤离道路少,救生船只短缺,预警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撤退转移的需要,群众生命和财产基本没有保障。
滩区经济是典型的农业经济,滩区群众在洪水高风险中求生存谋发展,形成了与洪水共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当恶劣。
1974年以来,滩区一直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全年口粮”的政策,且受淹后无补偿,致使黄河滩区179.3万人的这一特殊群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收入水平仅相当于所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27%~47%,且与周边地区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已成为豫鲁两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至今下游陶城铺以上滩区内仍有贫困县六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四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
国务院[1974]27号文制定的破除生产堤的政策有利于滩槽水沙交换,发挥下游滩区滞洪沉沙作用,但由于缺乏淹没补偿,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由于滩区淹没补偿政策缺位,为尽可能减少淹没损失,滩区群众对生产堤破而复堵、毁而复修,甚至越修越强,阻碍了滩槽水沙交换条件,加剧了“二级悬河”的发展,危及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同时,滩区群众保滩的强烈愿望,也增加了小浪底调度运用的难度。由此引发的滩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治河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滩区安全建设
当前黄河水土流失治理减沙的比例,远小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今后这种局面还要长期存在,水少沙多问题更为突出,水沙关系更为不协调。小浪底水库拦沙期的拦沙和调水调沙作用,可以使下游河道在2020年以前基本不淤积,但拦沙期结束以后,水沙关系依然不协调,下游河道又要恢复全面淤积。在黄河泥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之前,从目前的认识看,只有按照“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方略进行下游河道治理和解决滩区群众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证明,适用于黄河下游安全建设的模式主要有3种形式,分别为外迁安置、滩内就地就近建设村台安置和临时撤离安置。规划分析了滩区外环境容量,考虑耕作半径,参考群众对安全建设的意愿,提出滩区群众依靠滩区土地发展的思路进行滩区安全建设,将居住距大堤较近的群众和坍塌失去土地的群众迁至大堤背河侧居住;其余淹没水深较深的群众,建设大村台,就近上迁,乡镇企业也建在安全地带。
淹没水深较浅的群众采取临时撤离。到远期,滩区总人口达到209.42万人,其中处于洪水泥沙淹没以下的群众190.03万人。规划安排如下:
(一)外迁
对距离大堤1公里以内淹没水深较大的村庄和一些房屋或土地被黄河主流冲塌、失去基本生活条件的“落河村”采取外迁措施,就近安置在大堤背河侧,乡镇企业也建在大堤背河侧,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安全问题。本次规划外迁村庄497个,人口46.74万人(远期人口),按人均房屋17平方米建设。需建房面积794.58万平方米。
(二)临时撤离
封丘倒灌区由于倒灌受淹的机遇少且洪水预见期较长,采取临时撤离措施,主要修建通往区外的道路及桥梁。临时撤离村庄240个,人口24.71万人(远期人口),规划修建撤退道路200公里,桥梁3350延米,涵洞63个。
(三)就地上迁
对滩区淹没水深较大的其他村庄,本次规划修建大村台,将群众搬到村台上居住,乡镇企业也建在村台上。本次规划修建村台就地避洪的村庄共有1334个,人口118.58万人(远期人口),按人均面积100平方米标准建设村台,村台总面积应达到11800万平方米。同时,加强预警设施建设。
三、滩区淹没补偿政策
黄河下游滩区的悠久历史,是随着河道的不断变迁、堤防的不断改线和泥沙的逐渐淤积而形成的,历史上就居住有大量的居民。黄河下游广大滩区的长期存在是由于黄河特殊的水沙条件、河道的自然条件以及下游河床演变的特性所决定。宽河段的漫滩行洪,一方面为其下游窄河段削减洪峰,另一方面为其下游河段滞留了泥沙,是窄河段存在的基本前提,减缓黄河下游大堤加高速度,降低了黄河下游大堤的防守难度。因此,黄河下游宽滩区具有显著的滞洪、削峰和沉沙作用,从自然形态上、功能上、居住大量人口的社会特征上都具有与蓄滞洪区同样的性质,且没有固定边界,淹没几率更随机、频繁。
几十年来,国家一直在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对滩区进行安全建设。但目前国家在开展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的同时,没有按照蓄滞洪区的补偿办法对滩区洪水漫滩损失进行补偿,仅仅是考虑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没有体现下游河道治理的需要。群众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就自发修筑生产堤,而生产堤的存在,又影响了滩槽的水流交换,加重了河道中水河槽的淤积,滩区经济发展与治河矛盾日益突出。这样,就使生产堤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治河与群众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频繁的漫滩洪水造成滩区淹没,群众始终难以脱贫致富,造成了黄河下游滩区这样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群体。
因此,规划提出无论从治河保证防洪安全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滩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乃至构建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言,在开展滩区安全建设的同时,参照2000年5月23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实行滩区淹没政策补偿,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规划实施后,基本解决国家防洪标准以内洪水对滩区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威胁,群众在滩地取得基本口粮和乡镇企业原材料,在安全地带进行工业生产,加上洪水上滩后造成的灾情损失由国家通过补偿政策,给予淹没损失补偿,滩区群众可以具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