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阿拉善黄河沿岸湿地变身候鸟“补给站”

【字体:      】     打印      2025-10-19 11:17      来源: 内蒙古日报  

随着深秋的气温逐渐降低,北方寒潮临近,候鸟南迁的旅途正式开启。连日来,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黄河沿岸迎来了候鸟迁徙季,在该地黄河沿岸的湿地间,各类候鸟陆续集结,为秋日的戈壁增添了无限灵动和生机。

10月17日,记者在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黄河沿岸的滩涂湿地看到,成群的候鸟集结于此,它们时而结队翱翔于蓝天,时而在水面上悠然栖息、低头觅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唤醒了寂静的戈壁,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据观测,在此停歇的候鸟种类丰富,其中包括白头鹤、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灰鹤、苍鹭、白琵鹭、绿头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巴彦木仁苏木地处黄河之滨,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丰富的水源和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使其不仅成为候鸟长途跋涉中重要的“能量补给站”,更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摇篮”。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候鸟来此停歇补给,更有不少动物选择在此筑巢安家,让这片湿地从一个热闹的“候鸟集市”,升级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乐园”。

“近年来,这里鸟类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珍稀鸟类频频现身,成为观鸟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天堂’。我从2013年开始拍摄鸟类,从这几年拍摄的情况来看,每年巴彦木仁苏木的鸟类种群数量在逐渐增加,新发现的种类也多了。最初拍摄时,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也就4种,现在达到了6种,尤其在种群数量上,也逐渐多了。”巴彦木仁苏木摄影爱好者杜军成说。

候鸟种群数量的增长与种类的增加,是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通过实施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巡护管理,严厉打击盗猎行为等举措,为候鸟营造了一个安全、适宜的栖息环境。如今,这片曾经的戈壁荒滩,正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图景,见证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与显著成效


作者: 刘宏章 奥日其楞    责编: 黄晓丹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