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构建立体防汛体系

本站讯 (记者 李建国)为提升老哈河流域防汛抢险效率与精准度,内蒙古赤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创新采用直升机开展空中巡航巡护工作。7月9日,随着Mi-171直升机的轰鸣声响起,老哈河沿线堤坝、红山水库、小山水电站等重点防洪地段迎来首次“空中体检”,这标志着赤峰市防汛救援向“空地协同、立体作战”迈出关键一步。
针对主汛期老哈河流域汛期易发生险情、传统地面巡查覆盖不足的实际,赤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水利局、市应急局、红山水库管理局、赤峰军分区、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天气条件、空管规定及老哈河水系特征,首次组织直升机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巡航巡护。此举旨在通过空中侦察弥补地面巡查盲区,提升险情发现、救援响应与物资投送效率,为汛期安全筑牢“空中防线”。
为确保巡航任务实效,赤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前期召开专题会议,科学规划飞行路线与巡查重点,明确“精准覆盖、全程记录、快速响应”三大目标。7月9日中午,Mi-171直升机按预定航线升空,对老哈河沿线堤坝、红山水库、小山水电站等核心防洪区域展开细致巡查,全程采用高清影像记录,为后续堤防状况评估、险情研判提供直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直升机巡航不仅是巡查手段的升级,更拓展了防汛救援的立体能力,凸显出空中巡航的“硬核”价值。实现精准侦察,通过空中视角对河道、堤防、水库等关键点位进行无死角扫描,快速发现地面巡查难以察觉的隐患(如堤坝渗漏、岸坡垮塌等);做到高效救援,实施孤岛受困群众紧急搜救、重伤员空中医疗转运等任务,突破地面交通阻断限制;点对点物资投送,向道路中断区域快速投送救援人员及药品、食品、通信器材等急需物资,保障受困群众基本需求。
此次巡航是赤峰市在“空地配合、队伍磨合、力量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有助于今后在防汛、森林草原防火、抗震救灾等工作方面进一步健全水利、林草、消防救援、军分区等部门高效联动响应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持续完善“空—地”立体巡查模式,切实搭建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空中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