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保灌溉 守牢粮仓显担当
——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抗旱保灌纪实
攻坚克难保灌溉 守牢粮仓显担当——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抗旱保灌纪实

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富平县道贤镇惠店村的田间地头,斗渠管水员赵转民正有条不紊地组织村民进行农田灌溉。“从3月开始就一直旱,还好咱二黄的水一直有保障。现在这片麦田正在浇第三水,这可是灌浆期的关键水,保住这一水,今年小麦稳产就有指望了!”望着烈日下被黄河水滋润的麦田,赵转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年春季,陕西全省降水显著偏少,特别是3月中旬以来,旱情在多地蔓延,渭北“旱腰带”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关键时刻,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大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在河源来水紧张、水流起伏不定、大风沙尘天气导致输电线路失电、群众用水需求迫切等重重困难面前,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为灌区农作物生长撑起坚实“保护伞”。
困境突围:破解水源紧张难题
春灌前夕,东雷二期抽黄太里一级站遭遇严峻挑战:站前河道严重偏移,近乎干涸,沿河堤老河道及站前水道水量几近枯竭。面对黄河脱流、渭北旱塬蒸发加剧的双重压力,太里一级站迅速采取“水陆两用挖掘机挖槽引流+清淤船+泵站联动”的创新模式,展开河道引流攻坚战。
“1月8日,我们就出动水陆两用挖掘机和抽砂船,在河滩人工开挖新引流道。”太里一级站站长杨晓峰讲述道,“1月16日开始,通过逐步启动机组抽水,不断加大流量,逐步将河床拉低,终于成功将黄河水引至站前。”经过连续奋战,一条长达1千米多的新引流道顺利开通。2月1日,汩汩黄河水终于顺利进渠、上塬、入田,春灌工作正式启动。
然而,持续高温导致黄河水量持续减少,水位不断下降,水源紧张问题始终困扰着灌区。太里一级站随即开挖第二条引流通道,同时积极寻求外部支援,东雷抽黄灌区累计补水6000多万立方米。4月19日起,在陕西省水利厅的协调下,上游万家寨水库加大下泄流量,黄河流量稳定在500立方米每秒左右,保障了太里一级站4台机组的稳定运行。
精准应对:化解水流波动危机
今年黄河流量变化之剧烈,超出所有人的预期。龙门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黄河流量为512立方米每秒,4月1日骤降至227立方米每秒,4月2日增至599立方米每秒,4月3日降至324立方米每秒,如此频繁的波动给灌区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去年春灌流量最大700多立方米每秒,最小300多立方米每秒,今年波动范围更大,从200多到900多立方米每秒。”杨晓峰介绍道。面对水流变化频繁、起伏大的情况,太里一级站加密巡查频次,从原来的每小时一次增加到每半小时一次。由于水流不稳定,泵站不得不频繁开停机,设备磨损明显加剧。“正常情况下水泵抗磨涂层每3000小时才需重新喷涂,现在个别机组不到2000小时就得喷涂。”太里一级站机电总值班长张拓无奈地说。
更棘手的是,频繁的大风沙尘天气导致河道内水草量激增,今年春灌期间柴草量比去年多出一倍,甚至引发三次全站断电。不过,得益于春灌前多次开展的应急演练,每次断电后,工作人员都能迅速按照应急预案处置,来电后半小时内即可恢复首台机组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对灌溉的影响。
暖心服务:化解群众用水矛盾
在流曲管理站,每天都有不少群众前来反映用水问题:“我们村二水还没浇完,怎么水就过去了?”“我们申请用水好几天了,水什么时候能到?”面对群众的焦急和不满,流曲管理站站长师军良表示:“今年上访群众比往年多出一倍还不止,我们专门成立了水事信访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流曲管理站承担着富平县刘集、流曲、道贤等5个镇办1.6万公顷农田的灌溉任务。为确保水资源科学调配,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建立层级申报用水制度,根据任务比例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分配水量。基层站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工程巡查和设备维护,最大限度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同时,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用水需求,监督水价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在水源紧张的情况下,灌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流曲示范田为引领,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一亩地喷灌三次只需90立方米水,比传统渠灌一次还节省30立方米。”师军良介绍道,今年在867公顷种植大户流转土地上推广节水灌溉,成效明显。同时向部分村组发放新研发的简易挡水板,也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自2月1日开机至5月15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农灌斗口用水量和运行时长均创下开灌以来历史新高,有效灌溉农田10.73万公顷次(斗口落实水量11295.5万立方米)。目前,省市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尚未解除,灌区旱情仍在持续。东雷二期抽黄灌区秉持“作物有需要、群众有需求、设备能运行”的原则,坚持边运行边检修,提前做好夏灌准备工作。
据张拓介绍,通过实施“错峰检修”策略,太里一级站目前部分辅助设备检修任务已提前完成,整体检修进度预计比原计划提前10天,为持续抗旱保灌打下坚实基础。
旱魔无情人有情,在这场与旱情的较量中,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全体干部职工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抗旱保灌的壮丽凯歌,为保障粮食安全、守护群众“粮袋子”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