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陕西汉阴县构建水利高质量发展“汉阴水网”新格局

陕西汉阴县构建水利高质量发展“汉阴水网”新格局

【字体:      】     打印      2022-01-06 09:08      来源: 中国水利网  
  近日,陕西省汉阴县印发《汉阴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即“汉阴水网”建设规划,为今后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汉阴县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防洪薄弱环节、农村饮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涉水事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此次的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汉阴水网”框架基本形成,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实现汉阴水利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完备,水资源供给安全可靠;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实现供水、防洪、生态与水管理等4大体系的“汉阴水网”。
  构建“防洪安全网”
  规划包括汉江、月河治理工程、中小河流、集镇防洪工程、水库加固工程、水库平台监控联网及雨量监测工程、山洪沟治理、水库示范县创建等。近年来,投资1.5亿元建成了月河干流五期堤防中小河流工程,投资1.1亿元完成了汉江综合治理漩涡段、汉阳段防洪工程,投资3.2亿元的月河综合治理PPP项目主体完工,投资3.5亿的洞河水库建成运行,投资0.6亿元的汉江综合治理漩涡老街防洪工程开工……一处处水利工程现场,都凝聚着汉阴县水利人的汗水。2021年汛期,汉阴县遭遇多轮次强降雨天气,44天内局部累计降雨量546.1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4%。多轮次强降雨导致我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正是这些工程,为当时严重的汛情发挥了关键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洪安全网”,是《规划》关于防御洪灾提出的目标,洪水干旱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水安全事件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打造“供水保障网
  汉阴县的供水保障网要以骨干引调水洞河水厂工程为依托,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构建洞河水库、观音河水库供水工程为骨架,“月河补水”为中长期发展构架,配置水资源骨干网,实现南北相通、东西互济。
  汉阴县将进一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节水指标刚性约束,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水监督考核。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率。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积极推进水循环梯级利用。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让农村群众尤其是山区群众喝上优质水。
  构建“水生态网”
  汉阴县将加强水资源管理、节水示范县创建、产业结构调整及排污口监管、湿地及水源地保等。唯有下大力气保护水资源、呵护水生态,“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才会跃然眼前。
  汉阴县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和水生态治理,加快建设生态廊道。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和河湖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坡耕地治理,因地制宜争取实施水系连通项目,开展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构筑“水信息网”
  汉阴县将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要求,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文水资源、河湖管理、供水、行业监督管理等主要领域,开展水利监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网络建设、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和涉水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依托信息化手段,水库如今有了“防御利器”。自动测报系统就像水利工作者的“千里眼”,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雨水情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目前,正实施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遥测全覆盖。
  实现“水监管网”
  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才能更好地提升水利行业涉水事务管理水平。汉阴县围绕水利法治建设,制定完善水法规配套管理制度。强化完善水行政执法机制,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全面推进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启动实施水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计划。
  围绕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汉阴县要完善水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健全水安全风险信息化预警机制,强化洪水、水资源、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围绕水资源和江河湖泊监管,汉阴县坚持节水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取用水监督管理力度,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加快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加强河湖岸线管控,严格河道采砂监管,强化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涉水空间一网管控,全面提升河湖监管能力和水平。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