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河南新乡市天然文岩渠清淤后防洪除涝效果显著

河南新乡市天然文岩渠清淤后防洪除涝效果显著

【字体:      】     打印      2007-11-02 09:55      来源:  
  天然文岩渠是新乡市东部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四县的骨干防洪排涝河道,流域面积2514平方公里。流域内有耕地218万亩,人口147万。

  天然文岩渠自1964年全面治理以来,共经过两次较大规模清淤治理,一次是1994年至1996年,对天然文岩渠全线进行清淤复堤;一次是2000年对文岩渠裴固闸以下至大车集19.5公里河段进行了清淤疏浚。由于治理标准低,加之受引黄退水退沙影响,造成河道淤积严重,每遇较大降雨,流域内农田大面积受淹,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为彻底解决天然文岩渠流域内涝问题,2005年,新乡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决定从2006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天然文岩渠进行清淤疏浚。去年已完成了大功总干渠以东的部分河段清淤疏浚工程,共完成清淤长度39.5公里,土方450万立方米。今年春季又安排对天然文岩渠参木至堰南段进行清淤疏浚,长度15公里,共完成清淤土方430万立方米,共投入资金5420万元。

  经过近两年的清淤疏浚,防洪除涝能力明显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内“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

  一是涝水下泄速度加快。清淤前,2000年7月 3~7日,天然文岩渠流域平均降雨383毫米,造成天然渠、文岩渠和天然文岩渠全段超保证水位,河道、堤防多处漫溢、决口,农田积水22天排完。2005年7月29~30日,天然文岩渠流域平均降雨近165毫米,造成上游天然渠全线频频告急,而大车集流量最大时仅66.4立方米/秒。天然文岩渠河段形成一条型湖面,水流速度不足0.2米/秒,从而大大延长了洪水滞留时间,加重了灾情,在通过大功总干渠向北排泄涝水达2042万立方米的情况下,涝水12天排完。清淤后,2006年7月2~3日,天然文岩渠流域平均降雨量203毫米,农田积水面积62万亩,涝水8天排完,无一处决口、漫溢。今年8月10日,封丘、长垣部分地区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农田积水面积15万亩,不足两天就基本排完。

  二是水位明显降低。清淤前,2000年7月3~7日降雨,大车集站水位达到66.44米,流量137立方米/秒,超保证水位0.53米。文岩渠朱佛村站水位70.59米,流量108立方米/秒,均为历史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2005年7月29~30日降雨后,大车集站最高水位65.76米,超警戒水位0.85米,最大流量仅66.4立方米/秒。清淤后,2006年7月2~3日的强降雨,大车集站最高水位65.44米,超警戒水位0.53米,最大流量105立方米/秒;2007年8月11日强降雨后,大车集站最高水位64.38米,距警戒水位0.53米,最大流量39.2立方米/秒,水位明显降低。天然渠仝庄站,清淤前,1999年7月4~5日流域内普降大到暴雨,封丘最大为83毫米,该站超保证水位运行7天,最高水位为72.90米;2006 年7月2~3日原阳最大达到233毫米,该站超保证水位运行4天,最高水位为72.76米,清淤效果十分明显。

  三是损失逐年下降。2000年7月3~7日降雨,造成流域内农田积水面积近200万亩,成灾180余万亩,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4亿元。2005年7月29~30日暴雨,造成农田积水面积105万亩,成灾3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特别是封丘县潘店乡在2000~2005年,五年三次发生涝灾,损失严重。2006年7月2~3日暴雨,流域内农田积水面积62万亩,成灾1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今年8月10日降雨,农田积水面积15万亩,基本未成灾。

  来源:河南省水利网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