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依法强化黄河源区监管水土保持和农水工作成效显著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11-04 18:43
来源:
黄河网
本站讯 笔者11月3日从黄委水保局获悉,“十四五”以来,黄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依法履行黄河源区监管职责,推动水土保持和农村水利水电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黄河源区作为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安全屏障,涉及青、川、甘3省7州19县,总面积13.14万平方千米。黄委通过遥感技术持续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准确掌握黄河源区植被变化、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等情况,连续7年发布监测公报。2024年源区水土保持率达81.35%。目前已完成源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划定,指导地方落实预防保护措施、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在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方面,黄委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法和黄河保护法,对黄河源区实施的水利、铁路、输变电等12个部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推动生产建设单位高标准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其中“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同时,将黄河源区作为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地区,组织地方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培训指导,不断提升黄河源区基层水土保持监管人员履职能力和水平。
针对小水电站问题,黄委通过技术培训、调研指导、定期调度、通报督促等措施,推动黄河源区41座小水电站完成问题整改和验收销号,基本消除小水电过度开发对源区河流连通性的不利影响。定期开展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情况随机抽查,逐站落实生态流量,指导建立泄放管理长效机制,维护源区河流健康生命。
农村供水保障方面,黄委推进实施黄河源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50余项,建成供水工程约1.4万处,服务人口47万人。指导黄河源区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3项,改善灌溉面积近9万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