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社会效益评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本站讯 近日,黄河设计院承担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社会效益评估》项目评审会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召开。会议邀请水利专业多位知名专家、勘察设计大师,黄河设计院副总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处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段的出口,是黄河保护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骨干工程,运行25年来,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战略支撑作用。科学评估小浪底水利枢纽社会效益,是对枢纽运用以来的整体复盘和充分肯定,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报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在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生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治黄精神等方面发挥的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工程在护佑黄河安澜中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将下游防洪能力提升至近千年一遇标准,截至目前水库累计拦蓄泥沙35.57亿立方米,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泥沙30.85亿吨,主槽最小平滩流量增加至4600立方米每秒,在确保大堤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方面的地位不可替代。工程在保障供水安全中发挥了关键调节作用,确保了黄河连续26年不断流,以及黄河下游及相关地区工农业用水安全。工程具备调峰、调频、负荷备用、黑启动功能,在确保电力安全中发挥了有效支撑作用,小浪底水电站达到河南电网水电总装机的三分之二,年均减少碳排放量491.3万吨。工程在助力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长效改善作用,黄河下游河道生态流量年均保证天数增加95天,生态流量保证率增加27%。工程还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弘扬治黄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彰显了治黄能力的提升和治黄理论技术的丰富。
专家认为,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正确,资料齐全,内容翔实,成果合理可信,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枢纽工程建设运行对保障黄河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其他水库工程效益评估和设计运行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专家组对成果给予肯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下一步,项目组将认真吸纳评审意见,尽快修改完善并按时提交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