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人劳局: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实现治黄事业的更大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人劳局: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实现治黄事业的更大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字体:      】     打印      2011-01-17 15:43      来源: 黄河报·黄河网  

  “十一五”以来,黄委人劳局在黄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治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 “十一五”重点工作回顾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2007年,黄委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要求,对委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其中对23个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充实,对60%的班子成员进行了轮岗交流,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为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浦东、延安、井冈山3个干部学院分别举办了领导干部培训班。

  把干部交流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手段,通过调任交流、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组织125名45岁以下委管干部进行了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机关干部交流工作,2010年研究制定了《黄委机关干部交流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为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2008年研究出台了《选拔任用干部讨论及投票表决暂行规定》,基本形成了八个环节八次投票的“八票制”干部选任体系,其中职工5次投票、党组及组织部门3次票决。

  通过建立破格提拔制度、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旁听制度,完善班子和干部考核制度等,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监督工作。

  2.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积极探索推出“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模式,优化高层次人才科学评价选拔、重点培养机制。目前,黄委获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省部级人才称号15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第三、四层级人才称号44人,享受政府特贴人员121人。


  实施治黄科技人才国际化发展战略,大规模选拔优秀青年科技干部出国培训。截至目前,已选派1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发挥了很好的人才效应。

  努力建设黄委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水利系统首个拥有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流域机构。

  加大职称改革力度,开通以业绩贡献和专业能力为导向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破格获取任职资格的“直通车”,有23人被直接认定为高级工程师,11人被直接认定为技师或高级工。

  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其中,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全国水利技能大奖” 9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称号15人。2008年,黄委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为第二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3.完成黄委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退休人员津补贴规范工作


  根据中央纪委等六部委有关规定,将黄委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退休人员执行的津贴补贴项目进行了规范,通过规范离退休人员补贴,黄委离退休费逐年增加。

  4.完成水管企业职工纳入所在省省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

  按照黄委党组的统一部署,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0年3月底,全部完成黄委第一、二、三批水管企业职工纳入所在省省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参加省级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7021人、离退休人员1728人。离休人员人均月领取养老金4001元,退休人员人均月领取养老金1889元。单位年缴纳养老保险费3204万元,离退休人员年领取养老保险费3984万元。

  黄委水管企业职工纳入所在省省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对解除水管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时发放、增强企业活力、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正在并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5.积极开展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组织开展了黄委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批复了新的“三定”方案,完成了3个委属单位的机构升格工作。开展黄委科研机构整合,制订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科研机构整合实施方案》。

  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经过努力,水利部批复了黄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同意设岗比例及工勤人员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比例适当提高。这为黄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争取了主动,为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基础支撑,为实现治黄事业的更大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1.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黄委干部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对结构不合理的领导班子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整加强,年轻干部的年龄与数量,要满足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和后备梯队整体复式结构的需要。

  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切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定期补充、动态管理。建立年轻干部的定期补充机制,每隔三到五年,补充一批德才兼备、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2011年上半年,黄委党组将出台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实施意见,将公开选拔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统一调配使用,掀起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风暴。

  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交流锻炼,对缺少基层单位工作经历的干部,有重点地选派到基层单位任职或挂职交流。今后,提拔担任委管领导职务,必须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近期,机关3名正处长将率先到委属单位挂职交流,随后机关还要继续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力度。到2015年,在新提拔的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三分之一。

  尽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新机制,促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年轻干部的培养创造条件。

  2.创新机制、以用为本、优化结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力度

  构建一个目标:

  建设一支满足治黄管理现代化需求,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到2015年,黄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提高到72%;涌现一批一流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型的专家。力争培养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10人、省部级后备人才30人。力争在人才基金、住房、项目资助、薪酬分配等高层次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方面实现重点推进,尽早实现院士、大师零的突破。

  建设三条通道:

  一是建设以职称、岗位、项目、薪酬等管理制度创新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化发展通道;

 

  二是建设以机制完善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成长绿色通道;


  三是建设新进人员公开竞争、科学考录的阳光通道。

  创新七项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二是优化人才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强化多元、有保障的人才投入机制;

  四是建立以用为本、以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机制;

  五是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构建以科学规划、绩岗结合为核心的选拔体系,以业绩报备、量化测评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六是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与激励机制;

  七是健全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机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人劳局将进一步开动脑筋、转变作风、强化管理、积极创新,把全河的人事劳动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