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落地

本站讯 (记者 刘丛 通讯员 程艳红 殷会娟)8月15日,四川省甘孜州水利局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水务局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签约,这是黄委打破省区“惜售”壁垒,积极协调落实的黄河流域跨省区第二单用水权交易协议。
本次活动中,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揭牌,集中签约了4宗用水权交易和4宗“取水贷”“节水贷”协议。其中,甘孜州水利局以324万元的总价款,分3年将180万立方米区域水权交易给内蒙古阿拉善盟,用于负面清单外的工业企业。这是继四川与宁夏开展黄河流域跨省区首单用水权交易后的第二单,也是水利部2025年出台《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的黄河流域跨省区第一单用水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手段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的又一重要实践。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四川省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稳步推进水权交易。2023年11月,黄委积极协调,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力促同为沿黄省份、相距上千千米的四川和宁夏,达成了黄河流域跨省区首单用水权交易,开创了黄河流域“远水解近渴,节水有收益”的先河,缓解了省区水资源不均衡问题。这是我国水权改革乃至治水实践中的标志性案例。
从四川与宁夏的水权交易到四川与内蒙古的水权交易,黄委持续推动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接力”,不仅让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优化配置,更为破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下一步,黄委将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在黄河流域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有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