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觅清凉

天热烦躁的时候,适宜想些古意悠然的词语。幽居便是一个。“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这里的幽居有太多的伤感和无奈,人世寒凉,唯有寄情山川草木。
过去经济不发达,生活也不便利,而人却简单率性,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和依赖,敢想敢做,生存能力强。人群里待烦了,就到自然中去,找一处山林,搭两间茅草屋,与日月星辰、草木山川为伴,开垦荒地,晴耕雨读,自由自在,悠哉乐哉。
《后汉书》里看到这样的句子:“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和幽站在一起的字常是清、静,清幽、幽静。
幽居也可作隐居理解。隐居,比幽居常用。“世外高人,隐居山林。”武侠小说里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令人悠然神往。历朝历代,都有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者。不过,幽居比隐居多了一层含义,可作为名词用,清幽僻静的地方。
古人幽居生活的情形如何,诗词里有不少描述。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李凝是贾岛的好友,隐居世外。一日,贾岛去李凝家寻访,被幽深恬淡的居住环境吸引,遂写下此诗。
读此诗,如临其境,令人心情平静,也仿佛幽居了一回。
韦应物也写过一首《幽居》,以清静安闲的心情、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了具体描写:“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几十年的光阴,大多是在官场上度过的。其中曾有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期。宦海浮沉,这也让他对自然清幽的生活十分向往。其诗风恬淡高远,善于描写隐逸生活。有一首《东郊》是我最喜欢的,曰:“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浩浩光阴,滚滚逝水,黄沙埋千古,而慕陶之情绵延古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的勇气、人生抉择、生活态度永远令后人欣羡。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情景,令人向往。
看看陶渊明的幽居生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简单朴素的田园梦,如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人生贵适意,世上走一遭,一切辛苦努力也不过就是想要“但使愿无违”。
谁没有疲累的时候呢?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大概都有一个理想的居处,可以容纳我们的忧伤,给我们岁月静好。找一个环境清幽的地方,远离是非对错高低,远离人世纷争,远离名利欲望,平静平淡地生活。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难过的时候,望着满天星辰,常会想起这句歌词。忧伤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转瞬便无影无踪了。因为我还有诗词,我可以对着星月大声地朗读,给自己一个浪漫的时刻。古人留下的那些诗词,是无形的“桃花源”,如光一样照亮黯淡的日子。没有美丽的田园,没有幽静的山林,就读古人的诗文,可望梅止渴,暂消烦恼,觅得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