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花园口

暮春时节,我与老友重访故地——黄河花园口河段,这个我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沿着熟悉的道路,从东大坝缓缓走向花园口景区,脚下的泥土湿润松软,空气中青草和泥土的芬芳萦绕,恍如昨日。大堤两旁的白杨树挺拔高大,枝叶在春风中轻柔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那些昔日稚嫩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叶繁茂,正以繁茂的绿荫守护着这条母亲河。
凭栏远眺,河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站在大堤上,我仿佛再次目睹当年那些忙碌的身影,探照灯划破雨夜,工友们扛着铁锹,不知疲倦地奋战在防洪一线。那时的黄河,脾气暴躁,时常泛滥成灾,每一次洪水来袭,都是一次严峻考验。
走进花园口景区,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感叹。曾经的荒滩野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公园。草坪上,孩童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花坛中,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宛如打翻的调色盘泼洒在黄河之畔。远处的观景台上,游客们正举着相机,记录黄河的壮丽景色。
路边的长椅上,一位老先生见我们驻足,笑着招呼我们坐下,与我们畅谈花园口的变化。现在的花园口已成为集休闲、观光、文化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不仅环境变美了,也给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休闲选择。
聆听他的叙述,我们不禁心生感慨。当年,我们在这里奋战,为的是让黄河不再肆虐,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今,这片土地已经焕发新生,曾经的荒滩蝶变为绿洲,曾经的险地化作了乐园。这一切,都是几代黄河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将军坝如静立的沧桑老者,默默守护着黄河的安宁。镇河铁犀昂首向天,目光如炬,似在诉说千年治黄史诗。
漫步于八卦亭间,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静立河畔的界碑,仿佛在诉说着黄河的变迁。河韵碑林中,一块块石碑上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对黄河的咏叹,吸引人们驻足欣赏,于墨香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千年脉动。
普法长廊和水情科普教育长廊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黄河的历史、文化和治理成果,让人们对黄河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党建文化主题公园里,党旗飘扬,红色文化氛围浓厚,令人肃然起敬。最醒目的是“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的标志性建筑“法治之剑”,一柄象征着法治威严的利剑直指苍穹。
移步换景间,花园口的变化令人惊叹。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