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春为水歌

【字体:      】     打印      2025-03-20 16:04      来源: 黄河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树上看桃花,河边观流水。

树上桃花,沐浴着春风春雨,竞相开放;河里流水,在春阳普照下,挣脱了寒冬冰凌禁锢,舒展着身躯,撒欢儿奔流,一路欢唱:“我是春水,有暖阳陪伴我哗啦流淌。滚滚长江有我的舞姿,滔滔黄河有我的梦想,遥望着五湖四海,我们大家族水天一色,滋润着万物欢快生长!”

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它最初跻身于山间石缝,一点一滴,聚少成多,形成山泉,汇成小溪,潺潺流淌。这才有了神州华夏大地上的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七大流域。

说到水,你会联想到李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场面;说到水,你会想到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和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自然美景;说到水,你会想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博大胸怀。

在众多对水的赞美中,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老子眼中,水具备至善至美的品德。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江河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容纳百川之胸怀,才能称其为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如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史书记载: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让前来求教的孔子深受启发,深有感触地说:“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

在《孔子家语·三恕》中有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也:‘其不息,且便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是道;胜而不求慨,此似正……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以此善化也,水之德有如此,是故君子见水必观焉。”

孔子这番话,再次从不同角度解读水以善为秉性,赞美了水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回顾历史,人类与水的渊源深厚。远古时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今,为了根治江河水患,无数水利工作者传承着“人民治黄精神”,默默耕耘;林州人民引漳入林,创造了“红旗渠精神”,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生命之渠;南水北调工程更是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展现出“无私奉献精神”,让南方的水跨越千山万水,滋润着北方的大地。

从这如水般澄澈而深邃的精神中,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像水一样做人处世呢?

像水一样做人,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绝不暴露你的缺点;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静;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做人应如水一般,要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小河中缓缓流淌,在江河中波涛汹涌,在海洋中浩瀚无垠;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从善如流,至柔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一旦具备了“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操,便能够虚怀若谷不自满,汇集天下成大器。

春为水歌,在歌声中,每年三月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如期而至;春为水歌,让我们共同歌唱这生命之源,让水在人类的呵护下,万古长青,奔腾不息!


作者: 胡发奎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