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庄稼的尊严

【字体:      】     打印      2025-03-07 16:52      来源: 黄河网  

故乡的大地赋予所有植物蓬勃生长的力量,她仿佛一位掌握幸福密码的神灵,没有谁能将她的恩泽夺走。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劳动技能,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理解自己劳动的目的,并热爱这种劳动,那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母亲一生耕种在故乡大地上,她常说:“土地从来不吃‘昧心食’,你在它身上下了多少功夫,它就还给你多少收成。”故乡的那片土地成了母亲除儿女之外最亲近的人,她不惜力气一年年地给土地播种、追肥、锄草,像精心打扮出门上学的儿子或上轿出嫁的女儿,一脸的慈祥,满是温柔。

每到庄稼收获的季节,母亲总是一拖再拖,直到邻居的庄稼收完了,甚至有的人家连庄稼残留在土地里的根须都翻出来了,母亲还要让庄稼再长几天。有人说母亲糊涂,“七成收八成丢”,为啥舍不得动镢头、动镰刀呢?其实,母亲哪能不明白这些道理,母亲确实不忍心把明晃晃的镰刀往庄稼身上砍!那些种子是沾着母亲的汗水、带着母亲的温暖种在地下的。当芽儿像一个个新生的蚕宝宝从地下探出脑袋的那一刻,母亲就把它们当成有血有肉、会说话的家庭成员。从此,它们仿佛跟母亲成了同一个队伍的战友,为了最后的丰收与风雨进行着同一场战斗,协力厮杀。当与母亲一同栉风沐雨的庄稼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时,行走在庄稼地里的母亲却慢慢收起笑容,一天比一天庄严,脾气也变得很大。母亲爱怜地抚摸一下这棵庄稼的叶子,摩挲一下那棵庄稼的穗子,仿佛与将要谢幕的演员进行最后的告别。庄稼收获之前,母亲会给庄稼再捉一次虫,再理一秧,再锄一次草。懂得母亲心思的邻居有时会开着玩笑说:“你就差给它做身新衣裳,梳头戴花了。”母亲会默默地点一下头,偷偷把告别的泪水洒在这些曾经风雨同舟的庄稼上。

母亲总是说:“种庄稼一季子,娶媳妇一辈子。”母亲把种庄稼当作人生大事来看待。家里有6块地,因土质和灌溉条件不同,每年母亲都要根据情况种上五六样庄稼。母亲给不同的庄稼取不同的名字,可她从不告诉我们给这些庄稼取了什么名字,只是自己偷偷地叫。有一天晌午,烈日炎炎,刚下过暴雨的庄稼地蒸腾着热浪,满地积水被晒得滚烫,刚刚遭受风雨摧残的庄稼更加无精打采,奄奄一息。一早就到地里给庄稼排水的母亲饭都没吃,一直在地里忙着。我去给母亲送饭,走到地头时,却听到母亲跟庄稼正拉呱儿。母亲一边扶起一棵倒伏的庄稼,一边轻声念叨:“小子呀,你咋这么没能耐呢,风一吹雨一打就倒下了?”接着,母亲又扶正另一棵倾斜的庄稼,用手捧了泥往庄稼的根部培。母亲又喃喃道:"我不让你歪!小子呀,一株庄稼就像一个人,倒了不就完了吗?倒了咱怎么结果子呢!你要守护好自己的尊严啊……"

听着听着,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娘亲,我的亲娘,原来你把对儿子的爱倾注在了庄稼上呀!在你心里,儿子就是你的庄稼,庄稼里寄托着你对儿子的爱呀!母亲把我拥在怀里,用手抹去我泉涌般的泪水,笑着说:“小子,你一生都要好好做人做事,别辜负了娘啊……”看着母亲被雨水泡得发白发胀的双脚,上面布满了被泥土中杂物刺出的伤口;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满脸岁月刻下的皱纹;抚摸着母亲那双因常年操劳而变形的手,我自责又内疚。有时,我竟然不如一株庄稼,我回报了母亲什么呢?

母亲走了,就埋在庄稼地里,母亲成了庄稼永远的守望者。

如今,又一茬庄稼到了该收获的时节,我没有急着收割,让它们依旧长在地里。

娘,你检阅吧,这是儿子的收成……


作者: 孙成凤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