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无障碍阅读

西塘诗笺

【字体:      】     打印      2025-02-27 09:53      来源: 黄河网  

西塘的水

这水是梦,是传说,是旷世的遗产。

春秋一笔,唐宋一笔,明清一笔,现代又一笔,笔笔不菲,相继供养西塘千年的韶光。

她那么亘古,能从绽放和浩荡的两种境界里,提炼出沁人心脾的光芒,但又那么年轻,就像从来没有经历过旋涡和深渊,就像从诞生那天就噙着一颗不老的珍珠,回眸都是微笑,都是灿烂。

粼粼之上,涟漪捻着碎银,那是一种轻摩挲另一种轻,一种明亮嫁接另一种明亮。

乘船游览,在纯净中领受清风的推敲和锻造。

弹指一瞬,千年的思绪瘦成一缕乡愁,袅袅中的青砖黛瓦,飞翔的翅膀,渐次开阔的水域。

西塘,哪一种比喻更能恰当地形容你,接近你,不加修饰地呈现你。

一种难以割舍的疼痛,在胸口涌动。

一种真实而无言的歌吟,在喉咙里滚烫。

不虚此行,有人慢慢恢复了水的弹性和温柔;有人将一路奔波的快,放牧于不受干扰的慢里。

在一再提速的年代,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返璞归真。

向这水学习包容、磨炼和豁达吧,把混浊不堪的疲惫在不顾一切的通透里好好荡涤一把。

唯有这朴素的水,远古的水,蜿蜒起来没完没了的水,能够灌溉都市的渴意和焦灼。

唯有这盛产寂静的耕田,能够酿造出深临肺腑的安宁与祥和。

烟雨长廊

这是江南,水濯洗的古镇。

这是长廊,烟雨中氤氲的风景。

不,它还是阳光下的街衢,吆喝的买卖,南来北往的方言,成交的生意,各取所需的生活。

砖木的结构,深邃的建筑,朱红的廊柱,临水的长椅,悬挂的灯笼……穿越其中,等于穿越一段从未阅读的历史,那把开启思想的钥匙仍将继续开启人类的智慧。

那一刻,怀念被激活,一种逆流而动的情感被激活。

风挽着低处的磷光灌进眼眶,灌进因思潮起伏而喧哗的身体里。

一个人要释放多少脚力,才能完成一生的行走?

一条船要眷顾多少流水,才能抵达生命的彼岸?

一条河要豢养多少光阴,才能从源头带来鼓舞后世的精粹?

在西塘,值得追问的远远不止这些。

比如,在抬头和俯首间,总有一些不期而至的词语,在思维的连缀中,成为慰藉心灵的东西。

一条廊,怎样用古籍般的深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

一条廊,怎样用丝丝入扣的技艺,弥合了现代人那口不能言的裂隙?

一条廊,怎样用一颗古老的匠心,在日益粗糙的锈蚀上,打磨细腻的纹理?

作为一名异乡人,任何反诘都不如答案来得有力。

作为一名过客,不如悄悄带走这里的一切,以便在无人的时候慢慢反刍、回味和咀嚼。

石皮弄

天穹高悬,天空在一条线上闪着蔚蓝的光。

这光垂直倾泻,在两座宅子间砌出一条弄。

如此深,以致伸到了时间的深处,通过冥想的镜头,前朝的往事和繁华胶片般回放,那时的光阴有丝绸和瓷器的双重质感。

如此窄,以致相向而行的人在擦肩的刹那,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一个眼神就懂了,或谦逊,或避让。窄,有时是一种比宽阔还值得书写的信任和美。

一条弄,用数字记录了最初的纯粹。

一条弄,把一枚姓氏刻在了时代的光碟中。

一条弄,用静默铸就了风姿和神韵。

216块青石板就是216块雕琢过的精致,它们铺成那么长的陪伴,从古代到今天,那么多人轻移其上,用脚步丈量幸福和惬意。

这赖以慰藉的推进,牵动着远道而来的心。

一条弄不宽,但足以见证日月、星辰和风雨。

一条弄不长,但足够一个人不露痕迹地实现彻悟和深远。

纽扣博物馆

我想透过那孔隙看一看过去的炊烟、田野、山峦与河流,我还想看一看那时的人们如何把日子经营得像一场花事。

动一动手,就可以把风吹走的、寒冷盗走的、衰老拎走的温暖锁在身体里。

他们先是找来蚌壳,冲刷、磨光、打孔、漂白、整形,缀在衣物上。又找来玉、宝石、象牙、玛瑙、牛角、玻璃、水晶、珐琅……打磨黑暗那样昼夜推敲,直到光可鉴人,直到摸上去像摸着自己的一部分。

就这样,襟和襟连在了一起。

就这样,两排肋骨在暗中言和。

就这样,孤独和孤独相遇,拧成一个活结。

在二楼作坊,几位老妈妈只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曲折的力盘成了纽扣……时间在纠缠中往回赶,最终定格在一件被青春感染过的古装上,那时她还年轻,有一桩未了的心事。

那时,月光是遍布大地的银两,任人索取和把玩。

那时,只要有人辗转反侧,另一个人必缠绵悱恻。

就像这个博物馆,征集、典藏和陈列那么多纽扣,每一个纽扣都意味着一个故事,一个谜底,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陡峭之上,唯有命运的扣眼才能真正理解纽扣为什么那么孤傲,那么惊艳,那么不可或缺。

五福桥

时间从桥洞穿过,卷着潮湿的呼吸。

为了构建两岸共同而富裕的生活,一座桥日思夜想。

阳光镂空它的身体,月光錾刻它的思想,液体激荡它的意志。

受那力量的牵引,行走在低处的灵魂,驮着内心的隐秘,踩着脊梁一点点幽渡自己。

再小的弧度,也有属于它的巅峰。

无言的石头用厚重之躯垫高了人生的无数种低谷。

从明代,到清代,再现在,石头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了。

它们一块挨着一块,骨头挨着骨头,坚强挨着坚强。

与晨曦一起醒来,又枕着黄昏睡去,每一块石头里都住着一件秘而不宣的往事。

多少人为了这一截悬空的旅途,而流连,而驻足,而惊叹古镇的悠久和名声。

桥,请你告诉慕名而来的脚步,跨过生命的沟壑,等在前面的是什么?

沉默从一开始就把回答写在那一生的厮守里,等你来揭示,来印证,来身临其境。


作者: 张静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