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行走在故道岁月深处

【字体:      】     打印      2025-02-13 15:04      来源: 黄河网  

春 曲

开春,黄河故道年味未尽,打工的方言沿着春联的祝福去了南方。

民风淳朴,吹拂丰饶。留守在农事里的乡亲,从祖传的皇历上牵出雨水。河水发出一行行新芽,如豫东平原风生水起的预言。一群大白鹅自带流量,红掌分拨着澄澈的韵脚。

读过古诗的红杏探出农户白墙,点睛关不住的春色。十里春风水墨两岸,杨柳婀娜,身影变软。油菜花从体内提取瓣瓣金箔,花间拍抖音的红颜,趁机绽放自己。桃树预设着艳遇,每朵都开出一阕桃花源。那棵词牌长出的海棠,疑似误入现代的“如梦令”,绿肥红瘦着新鲜时光。回眸一笑的梨花,与诗里的唐代悄然接头。衣锦还乡的燕子,衔嫩泥梁上嫁接新巢。爱上故道的青头潜鸭入乡随俗,珍稀的数量在蛙鸣里做着加法。

暖阳鲜活,节气植入了生态文明思想。谚语起身,农具出村,乡路弯弯链接着五行。缤纷被越来越强的阳气运上枝头,苹果花、槐花、枣花与野花竞相打开浪漫的锦囊,看花香轻盈,在平原上“赋、比、兴”。蝴蝶往返古今,好像庄周,放飞故里的好梦。蜜蜂似劳动者的缩影,酿甜平凡生活。

布谷出口成章,声像词根,遍撒生机。仓房的种子听到泥土呼唤,轻轻起了野心。墒情大好,随处可插活一株青春。麦浪分蘖,人心拔节,炊烟抽穗,村貌灌浆。村姑抽条于农时,剪辑出一幅幅风情画。乡下三月无闲人,门旁护院的石狮子不甘寂寞,说起悄悄话。

鹊鸟报喜,和谐吉祥。草莓、槐花、榆钱、春韭、春茶、河鲜,在舌尖上欣然遣词造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河两岸,万象丛生;故道区域,乡愁葱茏。


夏 歌

故道平仄处,一滴水率先润旺夏令,芦苇蹿出道道葱茏的闪电。

满眼丹青。水湄的浮萍、菱角、睡莲、菖蒲趣味横生,蜻蜓飞过树荫照看的诗句,立在小荷才露的尖尖角上,题序老黄河另一面性情。

村庄临水而居,鸟雀唱和婆娑的背景。竹子兴宅,浅吟新版“竹枝词”。架上丝瓜随风微漾,前生的情缘似未了结,藤蔓牵动着秋千的过往。鹭鸣翻新的流水,将江南小景复制到故道,仿佛梦里水乡多帧的外一章。人家和白鹭为邻,小日子过成了散文模样。炊香徐徐,天天向上。些小的幸福,常在心中微漾,如同一出出梆子腔,在民间传唱。

田埂纵横,适宜叙事。尽管是科学种田,却仍有一两把锄头初心偶露,汗滴禾下土的老把式在垄沟间忙碌。蝉鸣如雨,谁的小名在村子与田间摇曳,是夏日轻风白描的细节。一束虔诚的麦穗,去往京城的路上,去给国徽增光。

河流休养生息,渔船主动改行,一双桨声划出野渡,在游记中,找到振兴乡村经济的捷径。打卡的外地口音,浸上了黄河肤色。水可酿酒,鱼儿欢畅。苇叶上露珠晶莹剔透,俨然宋词里滴落的“声声慢”。碧波仿涉世未深的木刻,彩印着民生倒影。

适时汲取的上善,顺渠小跑,年青的水声,浇灌着沿途淡妆的禾苗,田园注入了黄河强大的基因。阳光茂盛,水肥充盈,事物见风就长,政策光合农业的庄稼、蔬果,气息平铺直叙,成为村庄的又一茬蓬勃;青纱帐与河水相互呼应。

故事旁边的那个中年,掬一捧河水把余生滋养,歉收的人生长势渐旺。


秋 颂

梨子写真,苹果立传,葡萄频送秋波,枝头比喻蜜甜。辣椒熟成网红,向日葵微醺沉甸,稻田蟹无师自通,在稻棵关节间淘得满腹黄金。巡田老汉估摸着收获,极目远望,畅饮丰年。

收割机闻讯而动,驶入剧情高潮。条条乡路通向庆典。年成走在回村的路上,车辙里捡拾的笑语,盛满大豆、玉米、稻谷、高粱的香。仓中有粮人不慌,在故道,人人内心丰满。

蓝天洗净风云,河水摆渡万物。自地理书中飞来两只濒危的震旦雅雀,勾起弯腰老柳的好奇,它们的到来,让光阴慢了下来。上年纪的水车,状如索引村史的老唱片。鸡鸣犬吠交出恬静,银杏持金币兑换童谣。民宿上炊烟袅袅,斟酌成游子上好的酒引。鸡冠花、格桑花、菊花美成两岸新址的诗和远方。渔网以颂辞的手势插图河面,一首满载鱼虾的水灵灵渔歌,貌似挽留着什么。

南岸,控制过一条大河的近代铁牛已缓慢入定。河神庙却不容自身衰老,收留着走散的年月,院中念经的铁锅槐,旁白着可以聆听的佛光。东墙根,打坐的石头跟自我和解,顿悟迷茫。放生的木鱼游入俗世,每阵风里都有一部传诵的经文。

秋水透明,映出人的前世今生。一枝《诗经》神色的蒹葭,默默占卜着流年。坡上的枸杞正在用野生单方,给隐疾的红尘壮阳。大雁衔走时代闲愁,刷新秋的高度。路边的青蒿低调转黄,始终站稳立场,犹如传说中那人的坚韧。

野鸭子盘点秋色,将芦苇荡拖进秋天变冷的结尾,宽慰着换季的自然。

一叶护鸟的扁舟,把持整个世界的重量,压住人间轻浮。


冬 谣

芦苇一夜白头,抖落尘世半尺寒凉。河流瘦身,放低自己。稻草人耐寒,履职空旷。

天鹅赴约而至,补白故道时令,恰如高颜值的云朵,散养在好水写出的潋滟中;它们以美学的姿势洗涤凡尘,冬泳,嬉戏,漫步,使水温升高了几摄氏度。几则上滩的动词,借风力发电机影子取暖,巨大的扇叶不停旋转,看似夸张的故道时间。

幼儿园孩子拿橡皮擦将残余的雾霾清零;担心冻伤,又把一地麦苗移栽到蜡笔画中。闲趣里的人,用鱼缸饲养几尾活泼可爱的故道。越过河向北的几声吆喝,试图逼退凛凛严寒。

村庄学会变通,冬闲变冬忙。草编大哥指引春风,从技艺的线装处起头,非遗过的民俗,在蒲苇、麦秸、稻草、玉米皮的物语间行走。刺绣大嫂扯阳光的金线手工着宋绣,针脚如鱼得水,穿插千载春秋。铁匠用河水淬火,反复锻打着命运。岁月一角,改写过农耕的犁子、抓钩、镰刀、木杈、扬场锨,在冬蛰里默默卸下过期的劳累。

白雪浮想联翩,舒展着巨幅生宣。隐去姓氏的雪人,用心存储着即逝的大雪。房屋以静制动,却捂不住寒风咳出的一抹沧桑。圈里的牛羊,反刍着牧笛染绿的草场。半盏大曲暖热回忆,一些轶事,正经过故道。

大河没有冻死,心还在跳动。三五枝红梅提前吐蕊,点燃眼神里熊熊的火焰。老黄河源远流长,已成为故道的部首偏旁。喝黄河水的人多了一条水命,表情上有故道融融的细浪,掌纹暗合水纹,沿着血脉,在图腾的二维码里,朝下一个春天流淌。

寒阳下,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在故道萌动。


作者: 傅强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