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甜蜜的元宵

【字体:      】     打印      2025-02-11 15:03      来源: 黄河网  

春节的喜庆余味尚在,元宵节又接踵而至。如果说春节是一场全民狂欢的大戏的话,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场狂欢的压轴大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赏月,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数那一碗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元宵了。

制作元宵,需要耐心与技巧。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前几天,家里就开始为“摇元宵”做准备了。只是那时候我们不叫“摇元宵”,而是叫“滚元宵”。

母亲总会提前准备好各种馅料,通常是核桃、花生、芝麻和葵花籽等。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在节日的氛围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母亲将它们炒熟、剁碎,再与白糖融合,便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馅料。她将馅料切成小块,揉成小球,蘸上水,这便是“滚元宵”的前奏。接下来,才是“滚元宵”的重头戏。母亲将湿软的馅料放入盛着干糯米粉的笸箩中,开始了这场关于“滚”的艺术。只见母亲双臂轻轻摇晃,一层薄薄的糯米粉迅速将馅料包裹起来。

我站在一旁,满心欢喜,跃跃欲试。母亲拦住了我,微笑着说:“这是技术活儿,‘滚’的时候要用力均匀,否则元宵会一边厚一边薄,甚至出现裂缝。”

于是,我只能傻傻地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亲操作。母亲的手法娴熟,元宵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逐渐变得均匀、圆润,犹如初升的满月,散发着柔和的光泽。每当元宵裹上一层薄薄的糯米粉时,母亲便将它们放进笊篱,置于水盆中轻轻点一下水,再倒回笸箩中继续摇晃。点水是制作元宵时最富技术含量的环节,母亲告诉我:“点水要恰到好处,过多会使元宵湿润,难以成型;过少则会导致元宵干瘪,口感不佳。”如此反复几次,元宵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圆,最后成为洁白如玉的小球。

当一碗碗热气腾腾、圆润可爱的元宵端上桌时,整个屋子被一股甜蜜而温馨的气息填满。我们围坐在桌旁,轻轻吹凉,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软糯的外皮与香甜的馅心交融,舌尖被满满的幸福感包围。就在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最美的味道并非山珍海味,而是手中那碗蕴含深情的元宵。

如今,南方的汤圆广受青睐。南方汤圆凭借其细腻、柔滑、丰富的口感,迅速成为市场的主角。在超市里,各式各样的汤圆琳琅满目,从传统的黑芝麻、红豆口味到新式的水果、奶黄、冰淇淋口味,种类繁多,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

北方元宵、南方汤圆,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元宵节就要到了,我备齐食材和工具,准备依照记忆中的制作方法,亲自动手“滚元宵”。此举,满足了口腹之欲,感受了家庭温暖。


作者: 裴金超    责编: 胡少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