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成语中的黄河

【字体:      】     打印      2025-01-21 15:12      来源: 黄河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举世无双的瑰宝,这就是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传承沿用下来的,它包含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多数成语是四字词组,有些成语是一个短句,还有的成语是一句现成的话,跟俗语、谚语相近,但也不尽相同。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久远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黄河与成语的关系十分密切。黄河既是许多成语产生的源泉,也是成语的一个主题。无论是以黄河为主题的成语,还是在黄河流域产生的成语,都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

中流砥柱,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中流砥柱 蔡红标 摄

确切一点,砥柱山应该说是砥柱石。在黄河三门峡大坝下游不远离南岸稍近的洪流中,有一根嶙峋的石柱,并不算十分高大,水面以上部分通常就是三四米高,到了黄河主汛期水量最大时,往往只露出一个尖尖的顶,看样子随时都可能被淹没。然而神奇的是,它从来没有被埋没。多少年来,任凭再大的水量、再高的风浪,也淹不没、冲不垮砥柱石。它劈波斩浪,岿然不动,挺立在激流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自古以来,这根小小的石柱吸引了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这里观赏、膜拜,并留下许多诗词歌赋。唐太宗李世民题诗:“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师谢瑞阶为人民大会堂南接待厅创作的那幅《大河上下浩浩长春》,被公认为现代山水画发展的里程碑,其名字就来源于唐太宗为中流砥柱写的这首诗。中流砥柱的精神激励人心,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象征。

海晏河清,意为大海平静了、黄河水清了,比喻天下太平。出自唐代诗人薛逢的《九日曲池游眺》。曰:“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这首诗颂扬国泰民安、太平无事。《唐诗三百首》选入了薛逢的另一首《宫词》,却没有选这首诗。《唐诗三百首》虽难免有遗珠之憾,但所选之诗基本上能够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水准,这也多少证明了这首诗在诗史上不是特别有名。然而,海晏河清传至后世,并成为一个常用成语,是这首诗的一个贡献。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出自《左传·襄公八年》,意思是说黄河水含泥沙很多,要是等到黄河水清了,人还能活着吗?言外之意是不能被动地一直等待,要争取主动。从这点上说,这个黄河特色鲜明的成语很有积极意义。

成语大多从古籍中而来。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论语》,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出了100多个成语。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一篇《进学解》。这是勉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步的文章,不到1000字,竟然出了27个成语。我们非常熟悉的同工异曲、力挽狂澜、兼收并蓄等都在其中。

而《诗经》,更有“一部诗经,三百成语”之说。光是《国风·卫风·氓》这一首诗,就出了载笑载言、二三其德、夙兴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5个成语。而《小雅·节南山之什·小旻》的最后一段:“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28个字,就含有成语暴虎冯河、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些成语大书的作者、编者的故乡及创作、成书的地点都在黄河流域。成语“暴虎冯河”里的“河”,指的当然也是黄河。

成语以4字居多,但也有其他字数的。如“鲤鱼跳龙门”“黄河清,圣人出”“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等。这些成语人人皆知,从中可以看到黄河在世人心中的位置。从多字成语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其实是谚语、俗语。这也表明成语与谚语、俗语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界线,都是众人皆说,成之于语。经典的,首先得是大多数人的。

黄河不舍昼夜,万古流淌,黄河治理事业也会与时俱进、一往无前,随着黄河治理事业的前进和发展,必然还会涌现新的成语或谚语、俗语。


作者: 王寒草    责编: 胡少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