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仪式换日历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1-07 16:07
来源:
黄河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四季轮回,新年又至。
新年,踏着冬尾的韵律,悄然推开心扉之门。在这美好时刻,母亲和我总是一起更换日历。
在我家的书柜里,整齐地排列着60多本老皇历。从恢复高考,到包产到户,再到乡村振兴,每一本老皇历都见证着时代变迁。此外,它们还记录着我家建房上梁的热闹、婚嫁娶亲的喜庆、子孙诞生的欢乐、四世同堂的温馨。这些老皇历,恰似一册册家族编年史诗,镌刻着几代人的人生故事。
小时候,斑驳的墙壁上挂着日历。随着岁月的流逝,日历也有了变化。虽然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都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承载着家庭的记忆。
每逢年末岁尾,我总要精挑细选日历,既追求外在的美感,又看重内在的深意。在日历的诗画中,我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创作的灵感;在日历的空白处,我记录灵感的火花、岁月的痕迹。
今年,我特意选择了一本《文博日历》。品读欣赏,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
于我而言,换日历是一场隆重的仪式。我通常选择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更换日历。那时,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光影。我轻轻翻开日历首页,深吸一口气,闭目凝神,默默许下心愿。那一刻,我仿佛听到时间的脚步,感受到岁月的奔跑。我会在日历旁放置一盆君子兰,让植物的芬芳与日历的墨香交织;我还会在日历首页写下“新年播种文学的种子”“新闻魂,散文心”“每个新年都是新的出发”等文字,自励前行。
年末岁尾,更换日历,是对时间的敬畏,是对生活的热爱。在与日历相伴的朝朝暮暮中,我与自己对话,与时光为友,书写家乡和自己的故事。冯骥才的《日历》中说:“日历,实则是一本日记,是我们生命的忠实记录。”如今,我终于领悟了其中的真谛。
在母亲和我翻阅一本本日历的过程中,我读懂了家族的深情,见证了家乡的巨变,品味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