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盛宴河滩会
深冬的寒风吹拂大地,田野安静下来。谷物满仓,牛羊满圈,忙碌了大半年的陕西武功人期待着河滩会。
相传上古时期,农业始祖后稷每年春季,便在武功县教稼台前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诗经·大雅·绵》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农耕文明,从此开枝散叶,传向四方。作为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武功蜚声海内外。陕西最早的农业学院、林校、水校均设在这里。人们来到教稼台怀念先祖,并在农闲时,以物资交流会形式进行庆贺。因交流会紧邻漆水河岸,便得名河滩会。河滩会吸引了众多商贩,规模宏大、气氛热烈。
我和朋友相约游古会。一大早,商贩便抢占场子,摆上商品。游客如潮水一般,涌向教稼台。原本开阔的河滩地变得拥挤起来。
根据交易内容的不同,会场分为服装鞋帽区、商品百货区、盆景工艺区、花卉苗木区、风味小吃区、非遗展示区、文化娱乐区。五彩斑斓的遮阳伞、帐篷,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开满了河岸。人们畅游古会,购买商品。虽然草木萧瑟,但在会场看到的是一张张喜笑颜开的面容。
在农人的眼里,河滩会是节日,是交流经验和购买物资的场所。在盆景工艺区和花卉苗木区,聚集了许多种植好手。这里摆放着苗木,人们分享种植经验,畅谈技术要领。作为后稷后人,他们坚守初心,探索技艺。河滩会对于他们来说,是享受成功的快乐时光。
是自己的节日,就应该好好犒劳一下。河滩会是一场美食盛宴。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岐山臊子面、武功旗花面、杨凌蘸水面、户县软面等面食,有水盆羊肉、羊杂碎等硬菜,有广东肠粉、长沙臭豆腐、重庆酸辣粉等小吃。
民以食为天。种植五谷,稼穑土地,也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高高低低的饭桌前,挤满了各路食客。虽然会上的美食,平日也能吃到,但人们还是喜欢来河滩会吃。在这里吃,吃的是氛围,吃的是感觉。
一位带着茶色眼镜的中年男人,走到挂着“杏林肉炒馍”的摊位前。他从提兜里掏出一个洋瓷碗,递给商家说:“来一份猪头肉炒馍,要二两西凤酒。”坐在小桌前,他一边看着赶会的人群,一边惬意地吃肉品酒。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庄户人的心满意足。是啊,一年的劳累在河滩会上得到了释放。
河滩会还是情感交流和亲情凝聚的盛会。陪家人吃美食、看表演、购物品,其乐融融。河滩会为亲人相聚提供了良好场所。
离戏台不远,有一个茶摊,摊主是一位颇有仙气的老者。老人说,这个茶摊一年摆一次,摆了五十多年,许多喝茶者每年来这里喝罐罐茶。茶客大多是老人,他们边喝边聊,不时朗声大笑。河滩会在人们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
一位戴着火车头棉帽、穿着羊皮袄的大爷坐在我们对面喝茶。老人说:“我87岁了,骑电动自行车来赶会。平日和老伴喂牛和羊,一年挣了两万元。”我们连连赞叹:“这么大年纪,还自食其力,不错不错!”
正聊着,锣鼓大作,一出好戏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