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界岭访岩
在老界岭,我时时惊诧于伏牛山岩石的精彩。
大约两亿年前,老界岭一带还是茫茫大海。而今,沧海桑田,凸显在我们眼前的奇特岩石,实际上是造山运动留给老界岭的丰富表情。
这些千姿百态的岩石,是有灵性的。它们傲然屹立,彰显着独特的生命力,见证着风云变幻。
一
岩石,是老界岭或隐或现的骨骼。
在老界岭,很多岩石是整块峭立的,宛如巨人宽阔的脊背。狂风从上面跑过,山洪从上面流过。白云在山间缭绕,草木在岩缝摇曳。远远望去,岩体粗犷而古老。这些千丈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恐怕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
有的岩石表面不甚平整,留有凸起。这些疙疙瘩瘩的“肌肉块”,饱满、坚挺,嵯峨可感,力道十足,是老界岭健与美的标识。
锯齿峰,一听名字便可猜出它的形状。这些“锯齿”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杰作。巍峨的峰峦、陡峭的峡谷、繁茂的绿植,在蓝天白云下是那么醒目。有人说,锯齿峰像战士的铠甲。在我看来,它倒像鲁迅先生永不妥协的怒发。
最神奇的是伏牛山的屋脊岩——分水岭。天上落水,一半流入南边的长江流域,另一半流入北边的黄河流域。
神女峰的顶端,有一块平坦宽阔的花岗岩台面。站在此处远眺,可看到远处的白云山和老君山,也可看到闻名遐迩的犄角尖。犄角尖海拔2212.5米,为群峰之最。它的形状,很像青牛伸出的一个犄角。响晴之日,犄角尖山体呈现青紫色,雄奇而瑰丽;阴雨之时,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在老界岭看岩,看着看着就想写诗,随口吟道:“遥望诸峰山水翠,白云底下一青螺。”
二
挺拔、阳刚、硬朗,是老界岭岩石的底色。
在神女峰的北侧,有一座巍然屹立的石峰。抬头望去,石峰上似有眼睛、鼻子、嘴巴,轮廓清晰,酷似老君。相传,老子悟道成仙后,拟在伏牛山选择一处仙境,修习吐纳之术。他骑着青牛,信步走去。谁知青牛一个趔趄,竟然踩得山峰向南倾斜。老子正打瞌睡,受此惊吓,三魂出窍,两魂飞向景室山,一魂飘向老界岭化为老君岩。而被青牛踩踏的岩体,就是今天的犄角尖。老子在老界岭安身后,端坐在天地草木之间,眼含笑意,若有所思。老百姓膜拜老子,尊称他为“伏牛山神”。而老子也欣然接受万民香火,护佑着八百里伏牛山的幸福与安宁。
不远处,有一尊“将军石”,高大威武。据传,唐时,太平公主想来老界岭避暑。无奈山里猛兽太多,时时伤及无辜。一位将军手持宝刀,驱使神犬,来到老界岭。他斩蟒蛇、劈虎豹,晨兴夜寐,激浊扬清,终于打下一片清平世界。后来,这位将军积劳成疾,化身为一柱岩石。他生前用过的宝刀深插岩缝,只露出刀柄,这就是“宝刀入鞘”石。他的神犬奔跑时,看见将军成为岩石,也化为“飞来石”,护卫在将军身边。
步道左侧,出现了几块花岗岩。它们似乎马上就要坍塌下来,却又幸运地被一块不大的岩石顶住,一切便安然无恙。相传,一个名叫刘秀的孩子被当局追捕。兵丁在老界岭推倒山石,欲置刘秀于死地。危如累卵之际,刘母为了掩护儿子出逃,用柔弱的肩膀接住了山石。
看到此处,你可能会不屑地说:“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附会!”
我认为不是,用一首诗做了回答:山岩伟岸傲苍穹,不顾安危见古风。莫问此中真与假,民心向处不邀功!
我想,正是这些美丽的附会,给老界岭增添了许多暖意。
三
老界岭的岩石,温婉、柔美、家常,有烟火气。
你想早起赶路,有“金鸡报晓”为你定时;你想占卜,有“伏牛神龟”为你操盘;你想拍照,有“睡美人”的香肩玉臂给你当背景;你想捡拾松果,有“松鼠出游”为你当向导;你觉得孤单,有“携手并进”与你同行;你想布阵,有“沙场点兵”在密林里等着你。
在一个山凹处,我发现有两块叠加在一起的岩石,上半部分像古时的官帽,下半部分则像巨大的元宝。这就是老界岭有名的“金榜题名”石。每年毕业季,周边的村民带着孩子来这里拍照,许下美好的心愿。
远处,还有情人峰。两座相依相偎的山峰,像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
走累了,路边出现了一个“神座”。这块突出的巨岩,平静、坦荡、知心。闭上双目,打坐片刻,焦躁的心情归于平静。
下山时,阳光正好。回头望去,白云缭绕的老界岭美若仙子。她眼波流转,似在给我们一个新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