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汪曾祺的人间温暖

【字体:      】     打印      2024-11-14 17:11      来源: 黄河网  

不知不觉,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眼前。有幸认识先生,是我此生最珍贵、最不舍的人间温暖与亲情。

1994年3月,我为报纸副刊约稿,第一次在蒲黄榆的一座塔楼上拜访了汪先生。那是一套三居室没有客厅的旧房子。我在早前的文章中说汪先生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房子是不对的。汪朝女士告诉我,他们家最早在磁器口河伯厂那儿有过房子,是北京市文联分给汪先生的,是一所四合院里的北房,比较宽敞。汪朝三四岁的时候,汪先生被打成“右派”下放张家口,户口也迁走了。汪夫人施松卿先生就向自己供职的新华社要了一间小房子,几经迁徙,他们在国会街的一个四合院里,和另外一家合住楼上,两家住对门。卫生间和水房在楼下,公用。汪先生从张家口回到北京,还在那儿住过一段日子。1965年,新华社将甘家口阜城路南1号楼的一套两居室分给了施先生。旧楼没有客厅,他家5口人,孩子们都大了,儿子汪朗只能在另外一个三口之家铺了一张床。直到1983年,施先生才分到了蒲黄榆那套三居室。

1997年,送汪先生走了之后,我在回程的火车上,望着窗外蓝天上飘飘荡荡的流云,一边流泪,一边自言自语:“先生走了,我再也没有心思来京城了……”

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只是无法面对心里的空洞。明明说好半个月之后再见面的,为什么说走就走了呢?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我不舍的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仿若前世今生都生活在那里的心灵故乡。温婉中带着悲凉的斜阳流水,被淡淡的世风吹送,吹过历历大千世界,吹过市井红尘的人物与草木,又清澈,又温暖。可创造它们的人走了,他竟然走了!

没想到我儿子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更没想到,他结婚买房,就在甘家口。每次去儿子家小住,心里想着汪先生曾经在这里住过,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惆怅。在街巷里走,在玉渊潭散步,就想着说不定那个脚印会叠印了先生的脚印。去甘家口大厦,想见先生也曾来这里买东西,好像他依然在人群里。

记得1996年中秋节后的一天,我带着小儿子去虎坊桥拜访汪先生,先生对孩子宠爱有加,拿苹果,剥香蕉,还把小孙女的玩具小椅子、小桌子找出来给他玩。在小儿子识字能读书的时候,自己买了汪先生的书看,可见孩子对汪爷爷的迷恋。前年,我们娘俩去北京,一住下来,人高马大的小儿子就拉着我急匆匆往玉渊潭跑,说去看那里的大槐树,他念念不忘先生那篇《玉渊潭的槐花》。进公园不远,我们果真找到了高大的槐树,孩子拿相机拍了又拍。

算起来,我与汪先生只见过几面,却被他温厚和暖的品性深深吸引。先生个子不高,眼睛大得出奇,稀疏的头发蓬松却不蓬起,一点也不倔强,想是在挤挤挨挨的小房子里住久了,蒲黄榆那套三居室,接待过海内外的多少名人大家。靠东北角的房间是先生的书房,到处是随意堆放的书本、杂志和报纸。桌面上挪开一角,小得容不下两个胳膊齐放上去,这就是先生写稿、画画的风水宝地。先生一生扛下那么多的磨难与坎坷,依旧是大江大河一钓翁,随遇而安,没有丝毫戾气。聊天聊到有趣处,老人家肩膀一耸,眸光闪烁,脸上绽开孩童般的笑。我先后跟先生一起吃过两次饭,一次在家里,主食是施先生从街上买回来的。还有一次是去虎坊桥吃牛肉,依次上桌的是从牛的各个部位取下来精工细作的美味,盛放在小小的瓷盘里。汪先生用高邮普通话跟我介绍,这是哪个地方,那是哪个地方,大多我都没听懂,只有一句“这是牛的头皮肉”至今音犹在耳。当时,汪先生罹患疝气,走几步路就停下来,弯起两臂提提裤腰,可以想见,当年的我是何等不懂事,每一回望,愧悔不已。

见到先生之前,我爱读的大多是诗歌,经人推荐,读了《蒲桥集》,也只是随意翻翻,并没有读进去。以至于见到先生的时候,连京剧《沙家浜》中著名的唱段出自先生之手都不知道,闹出了大笑话。

那一晌,先生接受采访,言语间的风趣幽默,信手拈来、如话家常的中外文学典故,让我暗自惊叹!在这个满目粗粝和陋俗的尘世,竟有如此美好的人和如此美好的所在!后来,在对汪曾祺文章的阅读中,得知先生顺境、逆境都是遇见,凡人间世事,在他空阔辽远的胸怀里,尽成行云流水。

当时,我正困惑于贾平凹先生的提点:“我要说,曲令敏若要再写这一类散文,应注意抓住了自己的艺术之‘感’后,再要抓住‘觉’。感觉是一个词,其实是两个词,这种‘觉’要建立在对天地自然,对人生的基础上,或渐悟或顿悟。换一句话,要尽力去创造大境界。”

这个大境界,我终于在汪先生的书中找到了。

沉淀在光阴里的文化,流淌在季节里的风土民情,“十行八作百能百巧”的各色技艺,就像沙漠玫瑰在汪先生的文字里复活。那得是全息式的记忆,方能全足全尾鲜活在简淡如水的文字里。

《葡萄月令》,是诗也是画,是在命运扑打之下,发出的天籁之音。

《羊舍一夕》,是寒冷中的一星炉火,是人性的淳朴、健康,是光明磊落的美好。有心人能读出文字后面农家孩子不能读书的辛酸,但他们在质朴的劳作中抽枝拔节,快快乐乐地成长,也是那年月不乏温情的现实。《人间草木》中有泽被万物的爱,对吃食的描述显现出人性中弥足珍贵的温丽与丰茂。

汪先生的小说读起来简直就是工笔画,《受戒》《大淖记事》《异秉》《陈小手》等,让人读了还想读,那种遍布民间的劳作,无不散发着诗情与美,如饮百年陈酿,沁人心脾。

读汪先生的书,最大的好处,是让一个浮躁的人安静下来,完完全全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让我想起蒋勋那句很有名的话:“美,是回来做自己。”这就是文学的大境界吧。

孙郁在《革命时代的士大夫》一书中曾说汪先生是“在红尘中得大自在”,他写道:“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如果没有汪曾祺的存在,将大为逊色。我在他那里读出了废名、沈从文以来的文学传统。汉语的个体感觉在他那里精妙地呈现着……”他说得非常中肯。

先生离开我们了吗?先生没有离开我们,先生就在他的文字里。


作者: 曲令敏    责编: 范江涛 胡霞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