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家在汶上

【字体:      】     打印      2024-11-13 09:01      来源: 黄河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认为,当年孔子登临泰山时,在泰山脚下的古汶水岸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今,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孔夫子当年俯视的是哪条河流。河水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让人们心有归属、魂牵梦萦。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市。她受汶水滋养,因汶水得名。

对许多人而言,故乡是一个小时候想走、年迈后想回的地方。尽管在外地人看来,家乡可能毫不起眼,但只要有人问起,你会骄傲地讲述她的荣光。

汶上,在历史上虽无盛名,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初仕中都宰,终于走上了仕途。当时的中都就在如今的汶上境内,汶上也就成为孔子传播思想、施展政治抱负的初始平台。据史料记载,孔子任中都宰的一年时间里,行教化、兴农耕、制礼仪,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四方诸侯学习的榜样。从此,孔子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汶上人。至今,这里仍然保持着崇礼尚义、谦逊包容、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的淳朴民风。

受孔子思想影响,汶上涌现出不少历史文化名人,如元代水利专家马之贞、明代农民水利专家白英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小县不大四尚书”的故事。明中后期,汶上人王杲、路迎、吴岳、郭朝宾四人分别担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任职期间,他们怀爱民忧国之心,行利民益国之举,持清廉节俭之德,秉不避权贵之气,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堪称汶上人民的楷模,深受百姓爱戴。如今,这里仍然保存着“尚书故里”“尚书墓”等历史遗存。

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汶上保持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社会风尚,为不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境内的大宝相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被称为“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寺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1994年,人们修缮寺庙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并出土了佛牙、金棺、银椁等国家一级文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3世纪末,汶水与另一条重要河流在此牵手,为汶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生机。

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开凿的大运河并不经过汶上。元王朝定都北京,为了沟通南北,政府先后组织人员开挖济州河、会通河等,大运河从汶上穿过,形成了如今京杭大运河的雏形。然而,因为汶上处于整个运河的“水脊”位置,水源难以保障,断航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保障水源维持通航成为历朝历代水利专家们关心的问题。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经过认真勘察,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汶上城北戴村筑坝,建分水工程,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入运河,并在南旺“水脊”处建鱼嘴,使其南北分流。“引汶济运”工程使汶水与京杭大运河在汶上实现了巧妙牵手,“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科学分水思路保障了京杭运河数百年畅行无阻,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汶水与运河牵手,汶上境内的南旺镇成为百舸争流、商贾云集的运河重镇。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也成为汶上亮丽的名片。

汶水汤汤,涓流万户。这里,沉淀着我的成长记忆,让我永远牵挂。


作者: 任思聪    责编: 胡少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