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味道

城市的秋天不在菜市场,反季节种植和朝发夕至的交通混淆了时令。城市的秋天在公园、广场和行道树上,匆忙的现代人很少能呼吸到它。节假日出游,孩子们会为秋天的色彩和气味儿欢呼,被烟尘阻塞了“六识”的大人却鲜有风中叶、溪中石一样的欢快。“氧吧”这个词是实用的,注释了一种稀缺,却剔除了原有的美和惊艳。
即便在乡野,一望无际的玉米也缺少了秋天独有的斑斓。很多人都不知道,五谷俱全的时代,秋天的味道如同碎金烂银,有砸人的重量。立秋三天遍地红,高粱熟了。不是电视剧里随风俯仰、披散着穗子那种,它们成大块地挺立在平原上,高粱穗筷笼子一样直立立连成片,如同士兵方阵,刚毅的面孔被热烈的阳光烤成紫红色。退尽了清苦,随风荡起的气味“嗡嗡”响着扑人鼻息,略带点儿撩人的小毛刺,被风拖动,是田野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稻的味道最宜人,从稻叶儿到稻穗儿,清冽又柔和,渗人心脾。只有割稻子时才能领受到它小女人一样的小性子,挠人没商量。稻子比麦子还任性,麦子的味道平和温顺,熟透的稻子一改倩影照水的清秀媚人,最是那叶子被风吹到半干,香味儿也带了丝丝响的锋芒。人被刺挠得心烦,干脆扔掉镰刀四仰八叉躺在割倒的稻子堆上,瞬时被小妖精一样的稻香味浸透……
谷子成熟时的香味儿很特别,细腻得泛油儿,呈颗粒状,“沙沙”响。和水稻一样,谷子的茎秆儿有一种带芒的干香。谷子须根抓地,像高粱根的小号儿,俗称“谷疙瘩”。那层带油儿的香味儿是谷穗发出来的,茎秆儿混着长老的野草,发出浓郁的草香。谷分五色,味道也杂,被风摇动时,简直能把人飘起来。
绿豆的香味儿就不止“沙沙”响了,它的茎叶长着一层毛儿,割绿豆时天再热也捂得严严实实,沾上毛儿人跳水坑里都很难洗掉。同是豆类,豌豆、蚕豆、黑豆、黄豆,味道都带腥,唯有绿豆香得鲜烈,就像青嫩的叶子被阳光揉碎,青涩、倔强,不依不饶。绿豆的腥味儿全在根上,揭茬子的时候被犁铧翻出来,与虫子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丝丝缕缕直往鼻孔里钻。
玉米的味道多变,新苗起身“吱吱”响,被太阳晒出奶味儿。结棒子甩缨子的时候,奶味淡了,甜味浓了。粒黄叶瘦时,缨子干了,茎秆却甜得带刃儿。大片玉米荡起的味道弥天漫地,那阵势真叫浩浩荡荡。玉米棒掰回来堆在打麦场上,剥包叶、摘缨子的时候,秋风扬起的奶味儿让人着迷。初见天光的玉米穗儿颗粒光亮,淡淡的香味儿又爽利又光滑。
黄豆、黑豆叶子落净了,从根到梢都是荚,味道一点也不张扬,却沉实实地砸人。豆子儿被荚壳裹得严实,那种腥香不剥出来咬破是闻不到的。拢起一堆豆叶点火烧,炸出的豆香带点儿煳味,随青烟扫向高天,时节就到了晚秋。
红薯顽皮的甜味儿从夏缠绕到秋。正当午时,人从红薯地边过,厚厚遮严地皮的红薯秧蒸腾起雾一样淡远的清甜,叶、蔓、梗,还有拱裂地皮露出肩头儿的红薯,浓淡不一的气息混合在一起,让人想到少女天真的笑容,想到大雨过后正在变清的白水……
棉花的气息刚柔相济,花、叶、茎味道清冽,青棉桃用牙硌硌甜中带苦。特别是过了中秋之后,棉田里这种清苦中带一丝甜的味道被风一刮,响成一片爽利的秋声。棉桃开裂,喷放出朵朵棉絮,毛茸茸、甜丝丝那是太阳的味道、水的味道。纯、净、暖,醇厚得无可方物。人们冬日晒棉被,晒出的太阳味儿就是棉香的一种。
在如此斑斓的秋野里漫步,不经意拱动的就是这庄稼味儿的交响。
说到底,秋天里没边沿儿的是干草香,干透的和半干的,因为庄稼也是草。当然,少不了荷叶的气息、清新泥土的气息、蚂蚱等昆虫的气息、日渐角质化的树叶的气息,多色块多层次数不清的味道,被澄澈如水的天光调成一个硕大的秋,姿彩万千,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