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我与水的故事

【字体:      】     打印      2024-07-18 15:31      来源: 黄河网  

我在水边长大。华山脚下,渭水之滨,那里土地平旷、沃野千里。黄河、洛河、渭河三河交汇,走过大秦一统,走过汉唐盛世……千百年来,河水浇灌着家乡那片宁静、富饶、美丽的热土。

2003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这一年令我终生难忘。盛夏之末,阴雨连绵,身为公职人员的爸妈更加忙碌了,家中常留我一人。放学后,我蜷坐在沙发上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说再等10分钟。一个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总也不见妈妈回家。

后来,我便被寄放于好友家。那些日子,我常在快乐中想念着爸爸妈妈,忘记写作业,也弄丢过作业本,直到有一天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我惊喜地发现爸爸也在,他穿着迷彩服,上面沾着些泥巴。他认真地对我说:“爸爸妈妈这段时间很忙,你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爸爸匆匆走后,老师没有批评我的贪玩,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说:“以后要记得完成作业。”

多年后,才知道,刻在我脑中的那段懵懂,却是嵌在陕西省渭南市历史中被称为“03·8”的巨大洪灾。从8月下旬开始,持续40多天的降雨,引发渭河倒灌,支流决堤,2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淹,19万间房屋倒塌,宁静美好的家乡顿时满目疮痍。在这生硬的数字里,有我表叔家赖以生存的田地,还有我姨奶奶干净明亮的家……

原来,让我等待了无数个10分钟的妈妈,正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统计灾情,收集需求,编报信息,调拨物资,提供新闻中关于这场灾害的所有数据。调拨的救灾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送至一线,而与妈妈一起坚守的和蔼慈祥的李伯伯,却积劳成疾,延误了医治,生命定格在46岁……

原来,上次匆忙去学校的爸爸,那时刚刚和死神擦肩而过。他们乘坐的冲锋舟被洪流冲翻,船上14人全被卷入急流。爸爸被冲出几百米,所幸被树木拦住,2小时后才被救下。

原来,那场对于我们家来说惊心动魄又有惊无险的日子,却是王文叔叔的生命终点。王文叔叔是渭南日报社记者,曾为儿时的我拍摄过照片。那天,在一线连续报道多日的他与爸爸一同落水后消失在洪流中,被找到时,摄影器材还挂在他已冰冷的身体上。那一年,他刚满35岁,阳光帅气、才气横溢。在为他送葬的队伍里,有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有他年过花甲的老父母。

原来,在我们合家团聚的时刻、在我们幸福宁静的日子背后,有无数英雄奋不顾身、奋勇前行……

面对灾情,我渭水河畔的乡亲们没有悲观沉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再次挺起不屈的脊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抗洪救灾、生产自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重建美好的家园。

如今,300多千米宽阔坚固的渭河大堤横贯关中,滩头荻草青青,堤内河水悠悠,两岸的葱茏绿意映衬着这条蜿蜒匍匐的巨龙,形成一道亮丽的生态屏障。我惊叹于家乡的巨大变化,也感慨于幸福的来之不易,经过岁月的洗礼,河水以其巨大的力量给予我前所未有的力量!

长大后的我,再次与水结缘,有幸投身水利事业,成为水利人。从此,水不仅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乡愁,更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对水的感情由儿时天然的亲密、喜爱而畏惧,转化为忠诚、责任、使命、担当。弹指一挥间,流水又八年。八年的水利工作,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在磨炼中进步,在奉献中沉淀,同时,也结识了一个又一个情系水利、初心不改的水利人,他们奋斗在完善流域防控工程体系的前线,拼搏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一线,耕耘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火线,奉献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前沿,在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制管理的实践中砥砺前行。这些用生命续写忠诚的水利人,守护了长河岁岁安澜,让每条河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国今年主汛期旱涝并发,湖南、安徽、江西、贵州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强降雨不断,形势险峻。每天看着不断弹出的汛期新闻、防汛报道,我的思绪又回到了2003年的那个夏天。在那个夏天,有多少孩子经历着我的2003年,有多少家庭正在对抗着灾害,有多少水利人闻“汛”而动、日夜奋战,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人逆“雨”而行!洪水冲毁家园,冲毁庄稼,冲毁道路,却永远冲不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我相信,在未来的未来,这个夏天的故事将被无数个长大的孩子记得并继续叙写,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传承抗洪精神,记录属于他们的水故事。


作者: 杨佳梦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