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牡丹

友人说,谷雨赏牡丹,妙哉乐哉!我有同感,谷雨时,故乡凤凰山,牡丹盛开,游人如织,时光如水。
民谚说:“谷雨赏牡丹,立夏观芍药。”是呀,过了谷雨,就立夏了。这段时间里,我在凤凰山,看了牡丹后,接着观赏芍药,好不惬意。我知道,这两种花,花形相同,花色艳而不妖。不过,牡丹是木本,芍药为草本,一草一木,尽藏天地精华、人间淳美。我想,人杰地灵的生命本源,并不是雍容华贵、璀璨光华,而是生活的似水流年、地域的无边风情、人文的扑朔迷离、时光的天长地久。
牡丹花,也称谷雨花,据说是唯一以节气命名的花。谷雨时节,赏牡丹之俗,已绵延千年。《清嘉录》云:“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诗中写到谷雨赏花之地,一是山东菏泽,二是河南洛阳。古代的牡丹花会,规模盛大,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游玩。我的家乡在江南,家乡人在凤凰山举办牡丹花会,是前几年的事,时间太晚,缺乏历史的纵深感。
我的家乡流传着一个关于牡丹的美丽传说。
唐高宗时,有一个青年名叫谷雨。有一年发洪水,他救起十几位乡亲,还救了一株牡丹,并委托老农种植。后来,谷雨母亲得了重病,那株牡丹,化成叫凤丹的美丽姑娘,飘然而进他家的草房,送来清香的草药,治好了谷雨母亲的病。那清香的草药,是凤凰山的特产。有意思的是,凤凰山的牡丹,叫凤丹,是传说中姑娘的名字。更让人心仪的是,凤丹花的根,叫丹皮,是名贵药材。
菏泽、洛阳的牡丹,是观赏牡丹,而凤凰山的凤丹,是药用牡丹。所以说,古代的凤凰山,不举办牡丹花会,一是离京城太远,二是它的价值意义不同,不是把玩观赏。
“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在洛阳古城,谷雨时,牡丹花开,让所有的花,黯然失色。民谚说:“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民谚还说:“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谷雨无雨,阳光灿烂,此时园中赏花,美妙至极。
传说,武则天在雪天饮酒作诗,醉笔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遵命,一夜间,竞相绽放,只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大怒,就将牡丹贬至洛阳。这个传说,不知真假,倒让我想到“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那句诗。花开迟了,不是罪过,倒彰显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难怪有人赞美说:“劲骨刚身,焦骨牡丹。”欧阳修赞:“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自此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
枯枝牡丹,是一种牡丹品种,它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与琼花、并蒂莲,一道被称为江苏三绝。枯枝牡丹花开之时,枝叶枯萎,花朵却十分艳丽。有人说,它先花后叶,逆风而开,有谷雨精神,具卓然品行。
年年谷雨,无限风光。岁岁观花,人海如潮。古人写牡丹佳句迭出,令人叹服。李白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王维曰:“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蔡襄曰:“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元稹曰:“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苏轼曰:“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黄庭坚曰:“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老将军张爱萍赞:“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那海水比于谷雨,有豪气,正契合了牡丹的品质——高风亮节、铮铮风骨。
谷雨牡丹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