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返乡,在辽阔的隐喻中
——读王运平诗集《遇见辽阔》

返乡,在辽阔的隐喻中——读王运平诗集《遇见辽阔》

【字体:      】     打印      2024-03-28 15:05      来源: 黄河报  

返乡,作为当下人们一个几乎难以摆脱的宿命,不仅哲学中涉及,诗歌也一样不可避免。当然,它远非是简单地离开乡土后对故乡的回望,更不止于传统诗歌中对具象故乡的难以割舍,而是一种被迫疏远了大地后的“浪子”状态,是一种灵魂失去庇护所的无依状态下的自我寻找与灵魂的回归。然而,返乡是需要“门票”的—— “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返本。因为他在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的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王运平无疑是有资格的:离开故乡多年,读书的曲折经历,在帝都打拼的艰辛,以至于她觉得“路边的草地落满白霜,像极了我内心的伤口。”真的是一言难尽,于是,她便诉诸于诗,并拄着诗歌的拐杖开始了返乡之旅。

最初,她从怀念庄稼开始——

天空低矮/蝉音沾满了水珠/短促 稀疏/三五个孩子嬉笑打闹/村野空旷/他们比庄稼长得从容——《比庄稼从容》

巴乌斯托夫斯基曾经在《金蔷薇》中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是作家。”这话用到王运平身上实在是再恰切不过了。当然,这里远远不止于她对周围的诗意的理解,更有借此来回归故乡,或者说是寻找精神故乡的意味。而这种意味几乎贯穿她每一首具有思辨色彩的诗中——

在一条街道的尽头/捡拾到去年秋日的一枚落叶/我把它带离坚硬的水泥路/放归大地//无法归根了——《忘却的土地》

与其说这是在写落叶,毋宁说是在描述自我;与其说是把落叶“放归大地”,不如说是把自我拔出“水泥路”。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归根了”,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痛的现实——当下有无数的“我”处于这种状态: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成了异乡,生活的地方却又无以扎根。诗人对此看似轻描淡写,文字背后却渗透着“化血为墨迹的持久阵痛”(霍俊明《绿原诗歌论》),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能否敏锐地捕捉到人类灵魂于现实中的战栗与疼痛,是否有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一个衡量诗人优秀与否的标志。无疑,在这一点上,王运平至少是达标的。再如——

来的来着/去的去着/人间在永恒的来去里/我在大河的一瞬里——《遇见辽阔》

在箴言般的句子里,诗人于永恒中发现刹那,与刹那中打开永恒。这是对生命本然圆融状态的超验感悟——永恒即刹那,刹那即永恒,颇有道圣的境界。这是对时空的高度认知,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别致体验?在这种超越一般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中,我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哲学思维,而这也正好加深了诗的深度与厚重,也让诗人的“返乡”又多了一种可能。

这些年的颠沛流离/说与不说都如烟消云散//流水东去/忘记岸的疼惜/我继续行走/月明星稀——《星空下刮着风》

尽管“月明星稀”,诗人依然“继续行走”,因为她已经在他乡备尝漫游的艰辛。当然,这种漫游是双重意义上的:自然的和心灵的。而要安抚这种漫游的疲惫艰辛,唯有返乡——回归灵魂的庙宇。而“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海德格尔《存在与在》)返乡则必然要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吟那些应该歌吟的,以至于尽管——

涧河向东流/我的故乡在西边——《乡心移动》

诗人对此顾不上纠结,依旧不停地穿越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于众人汲汲于名利于娱乐之际,不懈地去追寻灵魂突围的路口,追寻人类失掉的灵性。这也正是匮乏时代中诗人的天职——给麻木者的内心注入一线诗意的烛光,给浮躁的人间送一剂清凉散。这是多么的可贵啊,这让我不由想到埃利蒂斯在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词中所说:“双手将太阳捧着而不为它所灼伤,并把它像火炬般传递给后来者,这是一项艰巨而我认为也很幸福的任务,我们正须这样做。”是的,王运平无疑也在用诗这样做。当然,孤独的跋涉,有时候诗人也是迷茫的——

最远的/再也不是远方/是那/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故乡》

是的,人生不可能没有迷茫,正如查尔莫斯在其《科学究竟是什么》中所言:“我们始于迷茫,终于更高水平的迷茫。”也正是因为有迷茫,才激励着诗人去穿越迷雾返乡,当然,这远非仅仅回到西湖圣地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种精神漫游后的回归,一种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也是诗意存在状态的追寻,更是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所以,诗人经过短暂的迷茫后,仍旧清醒地认识到,人,要活成一束光,哪怕是以献祭的方式,也热忱地希望,即便——

关于我的一切/都会消散/……世间的灯/也会在夜里燃烧——《弯弯绕绕看着天地》

这样的句子,又何尝不是一盏灯呢?当多数人处于沉沦的时候,诗人最先找到自我的存在,并深情地为时代照路。他以时代先知的身份在暗夜中打开真理的花朵,并领着迷途的人回归。

作者: 梦 阳    责编: 胡霞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