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丹峡的诗意千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常常让我产生丰富而奇妙的遐想。我们的人生,恰如九曲黄河万里沙。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对生活的妥协和无奈,而是对生活的自省和豁达。闲时我们不妨抛开烦心琐事,走出家门,走离尘埃,走进大自然,从而走入一个新的生活。
在一次笔会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女诗人,她来自九龙江流域。由于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和人生话题,一见如故。
诗妹对茶很有研究,尤其是她们当地的乌龙茶,提到茶她认为泡茶的水更重要,所以她对祖国的江河湖泊包括溪流山泉颇有一番见地。
我在长江边长大,自然对江河有着天然的亲近。
闲聊中,诗妹坦言,黄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更具影响力,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形成的历史远比黄河长,但黄河对于我们祖先生活的影响却更深远,在30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七大古都多在黄河流域,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们的四大发明也是在黄河流域产生和发展的。自此,我对黄河及黄河文化有了一种向往和遐思。
百年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初步研究了仰韶文化,自此仰韶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被专家认为是“生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史前文化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根”。
“要探求仰韶文化,探求黄河文化,找到人生乐趣和人生意义,到河南三门峡的渑池去,到黄河丹峡去。”诗妹说,三门峡在河南西部,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黄河南金三角。相传大禹治水时,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也由此得名。
渑池,在河南西北部,原名黾池,是以池内注水生黾而得名,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众人津津乐道的黄河丹峡,就在这渑池,它位于晋豫黄河大峡谷小浪底库区中段,在渑池县的坡头乡境内。
黄河丹峡,整条峡谷长8000米,宽二三十米,由红色的石英砂岩组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堪称奇观。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懂得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熟知文化来源于山川河流,沉浸在峡谷流传千年的浓浓诗意。
黄河万里育中华,旭日三门遍地花。览尽天池名景色,回头再探是丹峡。
编辑:胡霞 慕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