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寻访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

【字体:      】     打印      2023-07-18 18:08      来源: 黄河网  

满载着中国游客的面包车,驶下平坦的柏油路之后,便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颠簸起来。车轮碾过,沙尘被高高扬起。

有游客问吉尔吉斯斯坦的“地接”小麦:“这是要去哪里?”小麦神秘地一笑:“去看一座古城。”“哪座古城?这么偏远!”“值得花这么长的时间去看什么古城吗?”有游客有点不耐烦,便发起了牢骚。小麦抖开了“包袱”:“这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噢,世界文化遗产?那应该去看看。”“世界文化遗产?一定很壮观吧?”大家充满了好奇。

一问一答,仿佛缩短了路程。就在中国游客感到诧异时,小麦告诉大家:“前面就是碎叶城了。”“碎叶城?没听说过!”有人一脸茫然,两位大学教授却马上来了兴趣:“碎叶城!大诗人李白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值得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碑文 孟苓 摄

客车在一块刻满外文的石碑前停了下来。两位游客用手机拍石碑上的文字,其他游客则迫不及待地向碎叶城遗址奔去。

然而,眼前的一切,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考古探方 孟苓 摄

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野草,其荒凉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城郭的基本轮廓依稀可辨,但这里已没有任何地面建筑了,就连残垣断壁的痕迹也看不到。如果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下的石碑,可能没有人会相信,这里曾有一座威震四方的城池,在历史上盛极一时。

碎叶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约8千米处,因依傍素叶水,所以又被称为素叶城、素叶水城。早在公元前一世纪,我国西汉王朝就在此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因为地处古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这里便成为各国使者、中西商人的必经之路。各路人马在此相会,碎叶城一时间繁华无比。到了唐代,碎叶城成为大唐王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之一,唐军曾长时间在此驻扎。碎叶城仿长安城而建,是唐王朝西部最边远的城镇,也是粟特商人经商最东端的定居点之一。据文献记载,去印度取经的玄奘曾途经碎叶城。他对当地的物产有所记述,说那一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小米和葡萄等。据我国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5岁时随父母迁居四川原籍。郭沫若的这一考证,当时虽然存在争议,但现在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吉尔吉斯斯坦学术界对此也表示认可。

碎叶城遗址 庄电一 摄

离开碎叶城遗址后,有人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翻译成了汉文。从翻译文字中,我了解到:碎叶城由一个城堡、两个设防的内城、被两道环形城墙包围的广阔郊区组成,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最古老的部分占地35公顷,有防御墙、佛塔等建筑遗迹。专业人员曾在城堡遗址西南发现了七到八世纪建造的佛教寺庙,在城堡的东南发现了十至十一世纪建造的基督教建筑群。1953年至1954年,人们发现了一个基督教教堂遗址和一个八世纪的墓地。2016年至2018年,又发现了由多种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和一块带有制造者印记的瓷砖碎片。此外,考古专家在碎叶城寺庙的废墟内找到了“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等唐代钱币。

其实,连接碎叶城的这条古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形成。直到十六世纪,碎叶城里还有人居住,但此后因风雨冲刷、土墙瓦解、居民搬迁而逐渐衰落,时至今日,这里已衰败成一片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荒地。

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33处历史文化遗址,碎叶城遗址名列其中。

碎叶城不仅融合了多种文明,而且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科技与宗教的传播,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碎叶城,是不应该被忽略、不应该被遗忘的!中国不该忘记它,世界也不该忘记它!

登上碎叶城遗址,只见城郭之内芳草萋萋、野蒿遍地,专业人员在城角挖的几个探方仍然裸露在那里,没有回填,也没有扰动,是否有重要发现,我们不得而知。

时至今日,考古专家还没有对碎叶城进行全面、系统、科学考察。人们有理由相信:在那坍塌的城墙和被荒草掩盖的土壤下面,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人们对有朝一日的全面考古发掘充满期待。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作者: 庄电一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