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晋祠的灵魂之美

晋祠的灵魂之美

【字体:      】     打印      2022-07-12 15:29      来源:  

  未到晋祠之前,导游小姐就在车上告诉我们:“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就如同外国人来北京,不去游览紫禁城一样的遗憾。怀着期盼的心情,翘首以待,车轮滚滚,晋祠终于到了!

  踏进园门,赫然见到一座座殿、堂、楼、阁、亭、台、桥。一时之间,我只感觉听不够、看不够、拍不够。

  晋祠里面,最有名的应该是难老泉。关于此泉,有一个叫“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传说早年在晋祠北边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她嫁到了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的婆婆虐待她,逼她每天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水挑回来,婆婆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是嫌那桶水脏,存心刁难。

  一天,柳女挑水归来,遇到一位骑马人要借水饮马,她欣然答应。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告诉她把此鞭放到瓮中,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可惜没多久,这个秘密就被小姑子发现了,她趁嫂子回娘家之际,从瓮里把马鞭提了出来。不料,水从瓮里奔涌而出,水势越来越猛,很快就要淹没村庄。当时,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飞速赶回,毅然坐在了水瓮之上,水势立刻变小,人们得救了,她却再也没有离开水瓮。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柳女,人们在晋祠难老泉亭的上方,建了一座水母楼。

  从难老泉下来,向前走几步,有一个碧波荡漾的水潭,名叫“不系舟”。据说,此潭中的水冬温夏凉。此潭中的水草,则冬夏常绿。水潭中间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石塔,关于它,也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几百年前,生活在南北两渠的农民,经常会为了争水打斗。后来,官府说要调解纠纷,实际上却设下一个毒计:在潭边支起一口滚沸的油锅,锅里放了十枚铜钱,要求有人从锅里取铜钱,能取出几枚,以后就可以分到几分水量。这时,从北渠的人群中,走出一个青年,他勇敢地从油锅里取出了七枚铜钱。于是,北渠的农民就永远分得了七分水量。不幸的是,那青年烫伤过重,当场就死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渠中修了这座石塔,因为青年姓张,此塔就名为张郎塔。

  晋祠里面,有很多千年古树,最古老的是距今3000多前的周柏。导游告诉我们,传说这样的柏树有两棵,分左右种在圣母殿的两侧。两棵树是一对恋人。有一年,大殿左侧的柏树长出了树瘤,人们认为不吉祥,就将它砍掉了。结果,另一棵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一天天向恋人曾经生长的方向倾斜,就在即将压到圣母殿时,在其下侧又长出了一棵柏树,将它支撑起来,人们称它们为“父子树”。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它们总是相依相偎,保持着勃勃生机,成为晋祠一绝。

  晋祠之美,美在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美在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更赋予了晋祠别样的魅力。柳女的善良、柏树的痴情、张郎的勇敢,是晋祠灵魂深处的另一种美。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作者: 张军霞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