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二所“大学”
人生的第二所“大学”

我这一辈子,没有上过正经的大学,但是我却正经地上过两所“大学”。说得像绕口令似的,但却是实情。
17岁那年,响应党的号召,我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那个火热的年代,能够置身于熔炉般的部队,真是我的幸运、我的福分。入团、入党、受奖、立功、提干、升迁……我一步步走向人生理想的高峰。虽然,这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只有自己知道;虽然,成功的路上挥洒的不止是汗水、泪水,还有血水;虽然,风光与辉煌的时刻是那么短暂,更多的则是埋头苦干,但我从没懈怠,从没后悔。因为在这个熔炉里,我学有所成,我百炼成钢,我受益终生。解放军是所大学校,这所大学校我一上就是17年。“入学”时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愣头青,“毕业”时已是各方面基本成熟的有用之才。因此,我常说部队是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
2015年,我已退休3年,心血来潮报名参加了黄河老年大学,也就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报名有些仓促,但选择专业时我却极为谨慎。老年大学设置的课程虽说都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可我给自己的定位是“高不成,低不就,学有所乐必须有”。最后我就选了摄影专业。之所以选摄影专业,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作祟。当时业界广泛流传着“单反——中国大爷的最后倔强”的说法,本人性格自幼倔强,这不正适合我吗?
开学第一课令我记忆犹新。班里通知新老学员一大早到郑州碧沙岗公园集合,实地拍摄海棠花。在现场,老师讲解完拍摄的注意事项和基本参数,我们就三五成群地结伴拍摄去了。原以为按照老师的要求,设置好有关参数,拿起相机就能拍了,结果远不是那么回事。娇艳欲滴、俊美多姿的海棠花,透过我的镜头却变成了颜色失真、模糊不清的“烂片片”,构图更是惨不忍睹,主题不明确,主体不突出,毫无美感可言。后来在老师和几位同学手把手的帮助下,勉强拍了几张才算交差。
“大爷”没当成,但我还有“倔强”,就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吧。一是课堂学习,每周两节课从不耽误,听课必做笔记,遇有不懂的问题当场请教。在授课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光圈、快门、感光度、对焦、测光、白平衡等摄影知识开始一点一滴注入我的脑海。二是实操试练,一有时间我就背着相机四处转悠,公园景区、郊野山河、高楼大厦,能去哪里就去哪里,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每次出门,存储卡里都会录入几十张、几百张甚至上千张照片。三是欣赏模仿,“天花板”级的经典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常看常新,感悟其中的精妙之处。授课老师或者学员的照片也是我模仿的对象,他们就在身边,学起来既方便更易懂。四是交流提高,无论拍好拍坏,我都会有选择地在摄影群里与大家交流,希望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实评价,借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除此之外,我还坚持自学、约拍等,尽可能多地掌握和积累摄影知识和技巧。
摄影知识犹如一片辽阔的海洋,我仅仅在被海水打湿了的沙滩上踩了几下脚印,就已经感觉到它的广大和深邃。摄影不是简单地按快门,而是涵盖许多领域、专业、理论、要领的美学整合体,所以,学习摄影还必须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摄影班在教学内容里安排了相关的美学、色彩、光学、语言以及心理学等课程,老师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教我们熟知这些东西,指点我们如何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美丽瞬间。
学摄影之前,我也曾拿卡片相机和手机拍过一些“到此一游”的纪念照。当第一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摄影要用心”“构图要有情”“照片要会说话”时,我感到很吃惊。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逐渐懂得了通过镜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技巧之上的最为需要的基本功。
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也非常重要,不仅能锦上添花,有时候还能使一张“废片”起死回生。考虑到老年人不善使用计算机和记忆力差的情况,在后期教学中,老师循序渐进、不厌其烦地讲基础、划重点,领着同学们一步又一步、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使我们的后期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老师还经常把摄影教学搬到现场,实景花卉拍摄、环境人像拍摄、自然风光拍摄、微距静物拍摄等,扩宽了我们的拍摄思路,提高了我们的拍摄技巧,丰富了我们的拍摄乐趣。这两年多,虽然有疫情的冲击,我们的教学计划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在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把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课程来学习,不仅很好地巩固了先前的学习成果,并且接触和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摄影知识。
眨眼工夫,我参加老年大学摄影专业学习已经8个年头,大话不敢说,但“摄影小白”的帽子总可以摘下来了。过去一端起相机就手忙脚乱,现在面对大多数场景则得心应手;过去构图毫无章法和美感,现在则知道用“摄影眼”多观察、多思考;过去后期处理照片是“越描越黑”,现在则懂得了锦上添花、适可而止。用老师的话说,过去我拍照叫“照相”,现在叫“摄影”了。几年间,我参加了老年大学、单位和地方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摄影展,其中有些作品被在网上展示,有些还得了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照片,不光点赞的人多了,还经常被人收藏。在美篇和抖音里,我居然还有了天南地北的“粉丝”。2020年,我被吸收为中国水利摄影家协会会员,圆了我成为一个有“证”水利摄影人的梦。
回想老年大学这8年,还真像是做梦一样,恍惚之间,时间快得不可思议,变化大得出乎意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曾经问过自己:如果没有这8年的老年大学生活,也许你还是和现在一样健康地活着,但是,你能学到这么多知识吗?你能拍摄这么多美片吗?你能结识这么多影友吗?你能游览这么多地方吗?你能收获这么多快乐吗?答案不言自明!
岁月匆匆,已进入古稀之年的我,再次按响了又一个十年的门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追求快乐而学习摄影的我,将会一如既往地继续我的老年大学学业,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如果说,我踏踏实实上了17年的人生第一所“大学”,为我今生的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那么,黄河老年大学——我人生的第二所“大学”,更会让我踏踏实实地学下去,让我的晚年焕发更多精彩。
责任编辑:时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