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 春
尝 春

对于美食家而言,一个季节的开始,是一个美食节的开幕。南方的春天,除了香椿、韭菜、豌豆尖,还有春笋。这种时候,正觉满腹油腻的人们,很难抵御它们清鲜水灵的诱惑。
春雨贵如油,晚上一场春雨过后,受了春雨的鼓舞,竹林里那些拱出土层的春笋,笋壳淡黄,笋尖嫩白,宛若女子修长的手指。刚破土而出的嫩芽芽——春笋,做油焖春笋、鲜笋海鲜汤、鲜笋饺……鲜味在每个餐桌上流连。春笋个头均匀,皮薄,油焖做法很鲜美、笋尖生吃也不错,满口清香。时令中的春笋好比魔法,总能轻而易举打败其他季节的笋。春笋细嫩鲜脆,笋尖尤嫩,吹弹即破,入菜荤素百搭,怎么吃都是美味的。
难怪古代的文人多为食笋专家,且有美食佳话流传至今,譬如杜甫、苏轼、林洪、张岱、李渔、袁枚等。食笋的流行与古文人的气质有关,至清至洁是古文人的特质,也是嫩春笋的美味。
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舂香椿、炸香椿鱼……绿芽红边,香味浓郁。头茬口感远胜二茬、三茬。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小贵。“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吃香椿,定要赶早,一要吃头,二要在谷雨前。香椿的珍贵在于香椿并没有被作为蔬菜广泛种植,产量非常有限。其嫩芽从立春开始可以采摘,到清明前结束。换句话说,香椿的采摘期比龙井还短,所以一旦错过了,那真的是要再等一年呢!
韭菜芽和豌豆尖,前者是埋在沙土里极短的嫩芽,颜色浅黄,嫩而味美,又名韭黄;潮汕有句俗话:正月仔婿,二月韭菜。其中寄寓了农历二月正是韭菜收割的时令,上市的韭菜大多是鲜嫩可口、质优价廉的含义。潮汕人对韭菜的情感是深厚的,在粿品、春卷、糕点等多种传统小吃的馅料或是配料中可见到韭菜。潮汕话中“韭”与“久”同音,在各大喜庆宴席上,韭菜更是不可缺少的寓意“长长久久”的菜品。入菜的豌豆尖是豆苗顶端最为鲜嫩的三四寸,碧绿养眼,水润娇嫩,清香迷人。此二者皆可洗净清炒,吃起来清香腴嫩,甚是鲜美。清炒的诀窍在于热油旺火快速煸炒,让热的食油给嫩的芽尖罩上一层油膜,保其娇羞之色、清鲜之味。
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无论香椿、韭菜,抑或春天刚破土的春笋,食在当季,鲜在舌尖,时令菜,是天然美味,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好的食物。
编辑:胡霞 范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