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叶落 更知情深

叶落 更知情深

【字体:      】     打印      2022-06-23 16:30      来源:  

  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人世间》着实火了。我忘乎所以地追剧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的精彩,更多的是从剧中父亲周志刚身上看到了我父亲的影子。每晚看完电视剧躺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窗外北风呼啸,漆黑的夜晚,思绪万千,往事和着电视剧的生动画面一起涌入脑海。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父亲积极响应组织安排,只身奔赴重庆参加西南“大三线”建设,母亲则带着4个子女留在洛阳。为了早日完成军工厂的基础建设,父亲与广大建设者们一道,睡帐篷、啃咸菜,吃住都在工地,繁忙的工作使父亲好像忘记了家人的存在。母亲很坚强,她一边工作,一边抚育年幼的我们。生活的不易让我们姐弟更加懂事,早早便与母亲共同担当起生活的重担,争着买米面、买菜、洗衣服、做饭,甚至还能蒸馒头、擀面条。

  艰辛中也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有一年,临近过年时,父亲回来了。看到他的第一眼,孩子们一扫往日的阴霾,发出了惊喜的大笑。父亲的旅行包里总会有从四川带回来的美味特产。至今,“江津米花糖”的香甜仍停留在我们姐妹的聊天中和味蕾里。那米花糖的包装十分好看,半透明的油纸上印着一朵玫瑰花和绿色的嫩叶,里面包裹着的就是江津米花糖。米花糖的主料是糯米,里面有花生、黑芝麻、核桃等干果,咬上一口酥脆香甜,满口留香。旅行包里还有许多橘子和广柑,在小屋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看到蹦蹦跳跳的孩子围在身边,父亲会和蔼细心地把广柑剥开,往每人嘴里塞一瓣。父亲在家的日子真的是好极了,母亲脸上也较往日多了些笑容。他会尽量帮母亲多干些体力活,到煤站把家里需要的煤用架子车拉回来,再去粮店把米面背回来,把不结实的桌椅板凳修好……屋子里每天都是笑声不断,孩子们有没完没了的问题,父亲都是有问必答。

  幼年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成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春天,我和伙伴去重庆旅游,在热闹的八一街商场里,我专门去寻找儿时让我开心不已的米花糖。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什么合川桃片、怪味胡豆、灯影牛肉等,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我细细地寻觅,突然,熟悉的那朵红色玫瑰花和绿色的叶子映入我的眼帘,塑料袋上印着“江津特产玫瑰牌油酥米花糖”,让我儿时甜在嘴里、暖在心中的米花糖,今天能在它的原产地见到,亲切感油然而生。我拿起一袋儿翻过来调过去地看,总感觉不如油纸包的好看,服务员笑着告诉我:“油纸包装的米花糖现在已经没有了,你去哪里都买不到了。”一时间,我感到挺失望的,但很快就释怀了。也许我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它,但是它的俏模样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父亲陪伴下学骑自行车。那是凤凰牌男式28型自行车,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显然不合适,父亲已把车座降到最低,我坐上去,脚尖儿也只是刚刚能够着脚蹬。兴奋的我与父亲找了一个简陋的球场,他让我先学溜车并做了示范。我迫不及待地夺过车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溜车,没想到刚踏上脚蹬,右脚还没离地车子就倒向一边,人也趴在了车上。父亲扶起车子,不断地给我打气,纠正动作,很快,溜车的基本功就学会了。父亲一直扶着车子跟着跑,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那一定是累的,不,也许是为我紧张的。在父亲的辅助下我终于学会了溜车、上车、下车。可是,我仍不肯让父亲撒手。这样不停练习着,开心地在球场上转着圈,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父亲居然在前方站着,原来他早就离开了车子,我立即紧张地大叫,车把乱晃,重重地摔了一跤。父亲扶起我不停地表扬、安慰,还有絮叨的鼓励。如今,想想父亲的话,好些都是人生道路上充满启迪性的哲理呢!

  其实,生活中父亲对孩子们不仅有春天般的温暖,暴风骤雨也会随时降临的。有一次,我和妹妹发生了争执,情急之中骂了她。没想到,父亲拿起弟弟的玩具木枪砸在我的胳膊上,瞬间,木枪断成两截,我被砸痛了,同时也被父亲的举动惊呆了,号啕大哭。“让我看看,咱们去医院看看吧!”刚才还无比气愤的父亲忽然变得小心翼翼。我哭着不停指责他,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叫喊:“你走吧,别在这个家里了……”父亲一声不吭,默默走到一旁,自顾自收拾起屋里的东西。那些天,父亲找我说话,我也是爱答不理的。过了两天,父亲真的要走了,我不像过去那样拉着他不放,而是悄悄地躲在楼上的窗旁偷看。父亲手里拎着那个给我们装好吃的旅行包,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悔恨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父亲走后不久,母亲拿出父亲的一封信给我:“……没想到回来几天,还失手打了孩子。家里那个大苹果留给她,另外,给她再买两块‘的确良’面料,做两件衬衣吧,一块粉的、一块紫的,孩子大了,要穿得漂亮点。”看着父亲的笔迹,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很快,母亲把衬衣做好了,漂亮细腻的面料,上面钉着圆圆、闪闪的有机玻璃扣。那个年代,我可是周边第一个穿上“的确良”衣服的小孩子,到校后,小伙伴们羡慕地围着我又是问,又是摸。我自豪地说:“这是我父亲买的,还有一件紫的呢,也很漂亮。”对于挨打的事,当然是闭口不谈了。

  时光如梭,父亲在不经意间渐渐苍老。2008年,他病了,母亲告诉我们他病得很重,我们回家看望他,他却像没事人一样说:“没太大事,吃了药好多了……”在他脸上从未显示过对疾病的恐惧、担忧。他在母亲的陪伴下去人山人海的医院挂号、看病、取药,河医的刘大夫在给他检查身体时看到他身上的弹痕说:“您是功臣,以后不用排队,直接进来啊!”父亲嘱咐我们不用操他的心,要好好工作,他说话时满是自豪和对医生的感恩。

  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身上的弹痕述说着战争的惨烈与无情。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也是坎坷的,对国家不辱使命,对家人严格要求,即使在逆境中也积极乐观,坦然面对。

  2015年春节前,一个万木萧条、寒风凛冽的日子,遭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带着对亲人的万般不舍永远离开了我们。只是这一别再无归期,家里从此没有了父亲爽朗的笑声,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教导,幸福、快乐的团聚永远不会再有,以往所有美好与悲伤都铭刻于心间。我多么希望他是探亲后回去工作了,有一天还会回来看望我们,但这一幕不会再现。

  叶落,更知情深。父亲虽远去,父爱却永恒。

编辑:胡霞 范江涛

作者: 兰云霞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