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关于梁济运河补水的探索研究

【字体:      】     打印      2025-11-04 18:47      来源: 黄河网  

本文立足于黄河河务部门视角,紧扣梁山县黄河、东平湖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策略这一课题,选取引用黄河水、东平湖水补给梁济运河通航用水这一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系统梳理了利用黄河或者东平湖老湖水资源补给梁济运河的现状、存在难点及创新建议。调研发现,虽然黄河国那里灌区引黄渠道、东平湖老湖南排渠道与梁济运河航道仅一道湖堤(东平湖蓄滞洪区围坝)相隔,但在夏季干旱少雨期间,梁济运河水位难以保障正常通航的情况下,向其应急补水却存在是否界定为从黄河流域向外流域扩大供水量的问题。本报告提出了积极促进法律完善修订、充分运用雨洪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软硬件协同升级等策略,以期为引用黄河、东平湖水资源保障大运河全年畅通无阻,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航运事业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航运补水现状

(一)梁济运河补水需求现状

梁山港是国家级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按照国家西煤东输、北煤南运的指导精神,占据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黄金区位,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上联晋陕蒙,下接江浙沪,顺流而下可到江苏太仓、如皋出海,逆流而上可达江西、重庆等省市,形成瓦日铁路、新兖铁路、京杭运河、长江“丰”字形物流大通道,成为连接西部煤源产地和长江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因项目依托梁济运河作为水运重要通道,每年6月1日南水北调停止调水后,长沟节制闸以北航道(梁山港至长沟节制闸航道总长度为58千米)水位受干旱少雨天气及周边农田抽水灌溉影响,出现水位较低情况,加之长沟节制闸以北航道渠底比以南航道渠底浅约1.7米,致使该河段区域水深更难满足航运需求,极易导致该时段梁山港业务陷入停滞,或仅能使用小吨位船只运输,严重制约梁山港的正常生产。同时,梁山港是山东省应急煤炭储备基地,肩负着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社会责任,在此期间,保障航道正常通航成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确保梁山港正常运营,减少经济、社会损失,梁山港一度申请在南水北调停止供水后和主雨季来临前,通过引黄河水补给梁济运河航道,增加长沟节制闸以北河道水深,保证船只正常航行。

(二)梁济运河航道补水路径现状

目前,实现向梁济运河航道补充航运用水,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国那里引黄闸经引黄渠道、沿途水闸将黄河水引入运河航道;二是通过八里湾泄洪闸、柳长河及沿途水闸将东平湖老湖水引入运河航道。具体补水路径如下。

1.黄河水补水流路:国那里引黄闸—引黄干渠—码头泄水闸—梁济运河。

2.东平湖老湖补水流路:八里湾泄洪闸—柳长河—司垓退水闸—梁济运河航道,同时,可利用流长河泄水闸辅助补水,此种情况下可先后开启王庄节制闸、流长河泄水闸,将来水排入梁济运河航道,加大补水流量。因此,梁山县境内,东平湖老湖补水流路有两条:柳长河—司垓退水闸—梁济运河;柳长河—王庄节制闸—流长河泄水闸—梁济运河。

(三)采取的积极措施

梁山港申请在南水北调停止供水后和主雨季来临前,通过引黄河水补给梁济运河航道,增加长沟泵站节制闸以北河道水深,保证船只正常航行。接收到用水申请后,山东梁山管理局扎实推进梁济运河补水前期筹备工作,积极与黄委、省、市局主管部门以及用水企业对接,咨询取水许可证办理和水资源论证前期筹备事项,调研供水线路,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提出了从国那里引黄闸引水补给梁济运河的两套方案,即:在国那里引黄闸原有许可水量基础上新增2000万立方米航道补水许可水量或每年从现有农业用水许可水量中调整出2000万立方米用于航道补水项目,但均存在是否界定为跨流域调水的问题。

二、梁济运河补水存在的难点

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以东平湖围坝为分界线,围坝之外均属于淮河流域,因此,东平湖围坝以南的梁济运河属于淮河流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严格限制从黄河流域向外流域扩大供水量”,所以无论是黄河水,还是通过东平湖老湖向该河段补水,均存在是否界定为向外流域调水的问题,对于后期项目推进缺乏制度支撑。

三、意见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推进梁济运河航道补水进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一)积极促进制度完善

法律法规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重要保障和制度支撑。引用黄河水、东平湖水补给梁济运河通航用水,主要的制度瓶颈在于,是否与黄河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严格限制从黄河流域向外流域扩大供水量,严格限制新增引黄灌溉用水量”相悖,增加了办理航运用水取水许可证的难度,但黄河保护法颁布伊始,肯定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和修订,因此,可积极跟进此项法律的修订动态,在征求修订意见时,积极建议在黄河、淮河流域交界处,为长久保障大运河航道正常通航预留取水指标,这就从法律层面为梁济运河通航补水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充分运用雨洪资源

从近年来黄河汛期洪水防御情况看,黄河与东平湖老湖雨洪资源丰富,这就为梁济运河补水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且,在具体实践方面也有一定经验。今年,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为确保东平湖防洪安全,统筹考虑南四湖抗旱用水需求,黄委于7月23日13时30分开始,调度东平湖老湖开启八里湾泄洪闸,通过梁济运河跨流域向南四湖进行抗旱应急补水,充分发挥雨洪资源效益,南四湖地区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防汛抗旱“双赢”。因此,供水流路通道是通的,不用新建供水渠道,降低了补水成本,同时,也启示我们,充分把握黄河主汛期有利时机,利用黄河、东平湖雨洪资源缓解黄淮流域边界大运河航运用水短缺现状,是当前最大限度发挥雨洪水资源效益的有力举措,更是用好用活黄河流域水资源、更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三)强化水闸软硬件协同升级

管理实施路径的优化是确保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落地的关键。为保障黄河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需进一步完善水闸基础设施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议如下:一是推进水闸设施现代化改造。对老化水闸实施除险加固与更新改造,重点提升闸门、启闭机的可靠性与自动化水平,确保工程安全与运行效能,这一项可配合司垓退水闸改建同步实施。二是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水情监测、水位在线测量与上传、闸门控制、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集中管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与云技术为水量调度、安全预警提供决策支持。三是加强水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制度建设,确保系统长效稳定运行。这样通过软硬件协同升级,最终实现水闸管理的精细化与现代化,为后续运河补水提供基础支撑。


作者: 李晗    责编: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