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黄河防汛形势严峻 水情预报仍须加力

黄河防汛形势严峻 水情预报仍须加力

【字体:      】     打印      2014-07-10 08:46      来源: 黄河网  

在2014年黄海河流域水文气象长期预报会上,与会专家对黄河流域汛期降雨做了分析预测。预计2014年汛期黄河流域降水属正常年份,但7月份黄河龙门以上地区降水偏多,其中兰州以上和山陕区间偏多1~2成。就2014年6月降雨实况来看,龙门以上各区间降雨全都偏多,偏多1~5成不等。根据预测以及降雨实况分析,汛期黄河上中游仍有较大概率出现洪水。因此,2014年汛期黄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加强黄河流域洪水情报预报工作至关重要。

黄河汛期洪水情势分析

黄河已30多年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水,根据洪水的周期性规律,黄河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在逐步增加,据有关专家预测,黄河正从枯水期转向丰水期。根据预测和历史经验规律,2014年汛期黄河主要防范7、8月兰州以上和山陕区间的洪水,以及9月泾渭河的秋汛洪水。

关于兰州以上地区,根据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黄河兰州以上地区处于丰水时期,到了90年代洪水锐减,至2000年后又有所增加,并总体呈增加趋势。以唐乃亥水文站为例,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5年出现超过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其中2012年更是出现了1989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3430立方米每秒,历时2个多月,7、8月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大,对其下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度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也导致兰州站出现了1986年以来的最大洪水,给兰州及其以下重要城市的防汛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按照预测和前期降水情况,汛期兰州以上地区有较大概率发生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

关于山陕区间,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黄河流域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局地强降雨导致的暴雨洪水频繁发生,这在黄河山陕区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2012年1、2号洪峰,就是由于吴堡以上黄河干流两岸地区降特大暴雨导致的,其中暴雨中心申家湾水文站12小时降雨量达232.6毫米,相当于该站正常年份7~9月3个月降水量的总和。再如;2013年山陕区间支流汾川河新市河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相应降雨量和雨强都远超历史均值。2014年汛期,山陕区间发生局地性暴雨洪水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关于泾渭河流域,受气候特点所致,泾渭河流域威胁较大的洪水多为发生在9月的秋汛洪水,2000年以来更是频频发生。洪峰流量超过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分别发生在2003年、2005年和2011年,在此洪水期间渭河下游华县水文站分别出现了历史第一、第三和第二高水位。根据预测,2014年9月泾渭河流域降水量偏多约1成,因此渭河发生秋汛洪水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水情预报工作扎实开展

加强雨水情监测和天气分析。黄委水文局2014年共布置各类水情报汛站1315处,并对部分站点的报汛任务进行了优化,以更准确及时地掌握雨水情变化。另外对水利卫星地面站点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的报汛应急通道。为补充地面站点信息的不足,黄委水文局还通过气象部门接收卫星和雷达等大量的多源降水信息,并利用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监视天气系统,滚动分析预测天气形势的变化。

修订洪水预报方案。为提高暴雨洪水的预测预报精度,黄委水文局通过分析大量资料,修订了主要站点的洪水预报方案,更新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等。为确保汛期预报工作和洪水预报日常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汛前对洪水预报工作中主要使用的黄河洪水预报系统、小花间分布式水文模型等预报软件进行了维护,对运行相应预报软件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进行了检查。

加强气候和下垫面变化特点分析。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能力的急剧增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改变,公路铁路建设、矿产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等对流域下垫面的改变。气候和下垫面的改变会造成降雨径流规律的改变,因此要及时掌握气候和下垫面变化的主要因子和趋势。黄委水文局于2014年汛前对渭河、沁河进行了河道查勘,对近年来该区域水利工程建设、河道现状和下垫面变化进行了了解和分析,以指导汛期的洪水预报。另外,黄委水文局还依托科研项目,对流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以此分析降雨径流规律的变化。

(作者为黄委水文局)

作者: 范国庆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