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聚力“四个更加强化” 深化“三条黄河”联动

有力支撑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

聚力“四个更加强化” 深化“三条黄河”联动

【字体:      】     打印      2025-02-22 15:53      来源: 黄河网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余欣

2025年,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将聚力“四个更加强化”,贯穿“‘三条黄河’联动提升年”主题,在国际合作、AI赋能、产品研发和企业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更加强化国际化视野,推进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

加强与部国际交流中心等合作,发挥自身人脉优势,主动谋划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人员互访,强化全球水沙变化、水足迹碳足迹、大江大河治理管理对比、江河治理文化等研究。

开展学科前沿汇编,关注全球大江大河科研动态,高质量编制《2024年国际交流进展报告》《黄河研究年度进展报告》《“十五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策报告》等。

用好“黄河博士讲黄河”科普讲座,打造“对接国际、服务流域”品牌,将讲解内容拓展到国际大江大河。积极参与国际水事活动,发出黄河科研声音,贡献黄河治理方案。

二、更加强化AI赋能,提高黄河科研的原创能力

落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建设、“模型黄河”和“1314”数学模拟系统三年提升等方案,推进“四区两带”野外科学观测体系和黄河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建立覆盖全流域各层级的智慧黄河信息共享平台,延展设立国际大江大河专题信息库。

持续强化“模型黄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创建水利部节水创新中心,全面整合提升生态环境实验室。开发泥沙过程预报与源区径流预测、水量动态调配、地下水运移和湖泊水量水质生态等模型。构建“三条黄河”联动决策支持平台。

鼓励参加AI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自主开展数字孪生算法专题培训。研究推出吸引和引进AI领域顶尖人才的特殊薪酬政策,加力“一人一策”,提高“新百名博士团队”引培质量,在黄河“三十大”问题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三、更加强化产品研发,夯实黄河科技成果转化武器库

夯实“四梁八柱”,力争在无人区、深水、高含沙等极端环境下水下地形观测设备,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水利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堤防隐患探测和险情抢护设备、生态护坡新材料等方面有新突破。

聚焦产品研发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团队建设与人才配置、资金与资源保障、项目过程管理、技术研发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原型设计与测试、用户反馈与产品迭代、产业化与市场推广、成果转化与商业模式探索、售后服务与用户支持等每个环节的配套支撑保障体系。

四、更加强化企业化管理,提升管理服务的效率效能

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科研活动的合规性安全性。强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应用,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和信息技术服务(ISO20000)认证。对标水利部内控制度指导目录,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审计,持续强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和院属企业党建引领与内部监管。强化黄河科研文化建设。

聚焦“三条黄河”联动、重大工程建设论证、黄河“三十大”问题研究、“一所一理论”、“一所一特色”,突出“两基本、两基础”,高质量编制《“十五五”黄科院科技发展规划》《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重大科技问题需求报告》。

树牢“客户为中心”理念,建立客户反馈机制,研究提升市场需求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强青甘、宁蒙、古贤三个总部,严控服务社会项目重复,着力提高服务质量。聚力硬技术研发推广,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强化战略合作能力。


作者:    责编: 范江涛 刘岚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